正文 “用計算器探索規律”教材教法研究(2 / 2)

發揮計算器的作用按上述順序填好表格後。還應做什麼?一是要充分發揮表格的作用,讓學生自己結合剛才填表的過程,觀察表格,初步發現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得到的積等於原來的積乘幾);二是不急著把規律揭示出來,應該讓學生自己再找一些例子。用計算器計算,看看是不是都有這樣的規律,並在小組裏交流。在此基礎上再揭示規律。

4 揭示規律後做什麼?

初步揭示乘積的變化規律後,還可以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做以下幾個工作:一是讓學生真正明確“一個因數不變”、“原來的積”以及學生中易出現的“擴大幾倍”和“乘幾”的確切含義,以加深這個規律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可以讓學生回顧發現規律的過程:觀察實例、大膽猜想、小心驗證、發現規律。回顧小結這個發現規律的一般過程。也很重要;三是可以讓學生回顧以前有沒有用過這個規律。經過教師的引導一般學生是能夠回憶出以前在口算如24×20或筆算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包括乘法結合律)中已用過這個規律,讓學生在回顧中既進一步明確一個數乘整十、整百數簡算的算理和算法,又豐富體驗,提升認識,形成知識結構。

5 練習應該注意什麼?

充分發揮練習的作用,讓學生在應用規律中進一步理解規律、掌握規律。練習第83頁想想做做第1題時,教材設計是按規律的敘述順序先變另一個因數,再變一個因數,填表時要應用規律,不要再用計算器,求積的方法應該是20×3、20×10……不是5×4×3、5×4×10……做第2題時,前2小題另一個因數乘整十、整百數學生容易發現、應用規律寫出得數,第3小題乘的是非整十、整百數要提醒學生注意“另一個因數”是乘幾。如果要在這節課的練習中安排學生做第87頁練習七中的第2、3題,不但要求學生(用計算器)正確算出積,還應提示學生體會積是怎樣隨著兩個因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以及一個因數乘(除以)一個數,另一個因數除以(乘)相同的數,積不變的規律。

當然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補充一些其他的練習題也是可以的。如,

(1)運動棉襪搞促銷,3雙20元,6雙付多少錢?你是怎樣算的?

(2)一個寬6米、麵積100平方米的運動場,如果長不變,寬乘2,麵積是多少?如果長乘10,寬不變,麵積是多少?如果長乘15,寬乘2,麵積是多少?能得到一個新的猜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