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足部的常用穴位(5)(1 / 3)

雙腳平行站立,頭頸要直,雙眼要平視前方(用意念,想象眼視穿山峰直至天邊),雙手叉在腰上,身體不動,隻是頭頸部轉動,先是盡量向左轉頭頸,兩眼也隨之向左、向上、向下目視,再回視向下、向左、向上目視,如此反複數次。然後頭頸回到正位,再向右側旋轉使盡量向右,向後旋轉,目視同上述,直至不能旋轉為止,如此重複旋轉10~15次為宜。要求動作緩慢、輕鬆、自由、柔和,旋轉時眼睛隨之向後方、上方、下方遠遠望去,越遠越好。

b.冷水浸目法

用清潔幹淨的臉盆,裝一盆自來水或涼開水,屏住氣將臉浸入盆中的水內,並漸漸地睜開雙眼,每次隻浸泡3~5次為宜。

注意:每次在浸泡水中時,不能將鼻、口浸入水中。

c.按摩眼球法

每天早晨醒來,穩坐床上,心平氣和,雙眼輕輕閉合,雙手掌相抵,互相搓掌至有熱感時將雙手掌壓在閉合的眼上,雙手同時相對向鼻根部按摩64次,最好是邊按摩邊叩齒,則效果更佳。按摩雙眼的次數由少而多,直至雙眼出現五色花紋。

d.旋轉眼球法

按摩完了眼球後,閉合的雙眼不要睜開,隨之閉目養神3~5分鍾後,雙眼球再按同一方向旋轉36次,再向反方向旋轉36次,隨著時間的延長,旋轉次數也在增多。以上的動作要堅持下去,每天早晚各做一次,長此以往,則近視能穩定,到了老年時眼也不花。

3)用眼衛生

a.讀書時,桌麵上的照明最好不低於75厘米燭光。光線應從左側或右前方射來,寫字時不使手的陰影遮住光線。

b.桌椅的高低及斜度應該適合於兒童身長及年齡的特征,使做作業時能保持正確的體位與姿勢。閱讀、寫字時,眼睛離桌麵的距離應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最少不能小於23厘米。

c.做作業時間不宜過長,學習45分鍾後,應有片刻休息(10~15分鍾),或向遠方眺望,使睫狀肌能得到適當休息。也可做眼保健操。

d.改掉不良用眼習慣,不要躺在床上看書,不在走路和行駛的車輛上看書,也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或暗淡的路燈下閱讀、寫字。

e.注意全身健康,積極鍛煉身體,如果得了近視眼,應積極治療,可內服外治配合。在最初發現症狀時,尤宜注意糾正視物距離,以及光源強弱,不要連續過久用眼等,有利於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35)足底按摩治口角生瘡

一側或雙側口角生瘡,叫“口角瘡”,俗稱“爛嘴丫子”,也叫“口吻瘡”、“口丫瘡”,多見於小兒,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口角炎”。口角瘡多是由於素嗜辛辣之物,脾胃積熱所致,或是因飲食不節,脾胃受傷,脾生濕,不能運化,致經常流出涎水,浸淫口角,糜爛生瘡。

本病初起表現為一側或雙側口角處發紅,生出許多細小顆粒,繼之流出黃色汁水,糜爛潮濕,結痂,形成細小橫裂,自覺灼熱,幹燥;說話、吃飯等張嘴活動時,口角裂口、疼痛、出血;平時則口涎常流。

1)足底按摩

可用手法按摩上、下頜反射區及消化係統各穴,最好用冷水洗腳後,拿幹毛巾將足部擦得皮膚泛紅微熱後進行。

2)應注意的問題

患了口角瘡後,要注意保持口角清潔,多吃胡蘿卜等蔬菜及動物肝髒。

(36)牙疼按摩法

“牙疼不算病,疼起來要了命”,隻有患過牙疼病的人才能體會到它的痛苦。牙疼起來心煩意亂,甚至連彪形大漢也忍不住掉下淚來,所以,若找到一種能迅速止住牙痛的方法,實在是牙痛者之渴求了。

牙疼的原因很多,由齲齒引起的牙髓炎,還有牙周炎、齒槽膿腫、牙齦炎等,這裏麵相當一些牙痛與感染有關,常見的為變形鏈球菌和乳酸杆菌。所以,要養成飯後刷牙、漱口的習慣,將殘留在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去除幹淨,使口腔內細菌不能與糖、酶等物質結合而損害牙齒。另外,還要注意牙齒的運動,牙齒要經常咬動、鍛煉,否則其功能就會減弱。多吃富有纖維素的食物,有利於牙齒防齲。如果一個人身體健康,代謝正常,營養狀況良好,牙齒也就好。所以,要想牙齒不得病,還要注重全身性的健康因素。

1)足底按摩

重手法按摩上頜、下頜等足穴,並用柔和舒緩的動作按揉胃、胰、小腸、大腸、腹腔神經叢等足穴。按摩上、下頜反射區手法宜重,且需反複揉壓。

2)牙痛的緊急處理

選用下關、頰車、地倉、合穀、內庭等穴,用拇指按壓並揉動,至穴位出現麻脹感覺即可止痛。

(37)令人尷尬的口臭

在與人交談時,從對方嘴裏噴出一股股臭氣,你會皺眉掩鼻嗎?為了不致對方難堪,你必須強忍著;而對方恰好談興正濃,眉飛色舞,甚至口涎橫飛,那麼你可大苦特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