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足部的常用穴位(4)(1 / 3)

糖尿病引起的並發症是各種各樣的,如心血管的改變,眼底視力的改變,腦血管的改變,腎髒的變化和肢體及皮膚的改變。它又是促進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心髒痛覺傳人神經的病變,故易發生無痛性心肌梗塞,並發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病死率很高。

目前,還沒有什麼辦法來根治糖尿病,主要是通過服藥或其他療法來控製血糖的升高,經年累月,不得間斷。而足底按摩可以在血糖正常或略有升高時,作為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手段,當血糖明顯升高時,也可作為服藥之外的一種輔助治療手段,維持血糖的平穩,減少並發症的發生。而且足底按摩作為一種雙向式調節血糖的治療手段,解決了因漏服藥物或服藥劑量過大造成的血糖波動問題,而深得醫患人員的推崇。

足底按摩

首先進行全腳的基礎按摩,再按摩胰腺和腎上腺,腳底心內側有壓痛處,按摩10分鍾左右。在腳背上有一個“足厥陰穴”,位於大拇趾背側正中線,蹠趾關節處可以用香煙灸,即實用又方便。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方可獲得滿意的療效。

(26)外出暈車可按摩足底

外出旅行,最怕的就是暈車,不光是使遊興大減,還由於劇烈的眩暈和嘔吐,損害了身體的健康,有些人因怕暈車,不敢遠足,甚至不敢乘坐公交車。

暈車主要是由於坐在車上接受振動搖晃的刺激,內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適應,不能調節機體的平衡,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或因疲勞、感冒、飲食不當等引起神經功能紊亂而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出汗、無力等,有時精神緊張也可以引起暈車。暈車可以采用足底按摩來進行治療。

1)足底按摩

主要刺激腳拇趾根部和第四趾根部的耳反射區,刺激足背四、五趾交界後方的內耳反射區,也可以刺激與胃腸有關的穴區。治療時需要長期緩慢、充分地刺激,可揉壓,可灸治,也可以用橡皮膏貼於所要刺激的穴位上,裏麵放幾顆切成一半的米粒,不斷地按摩,通過米粒來刺激相應的經絡,可在車上緩慢地刺激以防暈車,療效可靠。

2)其他療法

a.鮮薑1片,約拇指大,敷於內關,布紮緊,男左女右,效佳。

b.傷濕膏1張,在乘車前1小時左右貼臍窩,如乘車超過1天,次日換1張貼上。

(27)腫瘤的足底按摩康複法

惡性腫瘤對人的生命威脅極大,但並非絕症,如果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可達65%以上。

引起惡性腫瘤的內因是正常細胞發生異常分化、分裂,外因是很多物質有致癌作用。由於發生惡性腫瘤的原因很多,所以腫瘤不是一種病,而是一類病,這類病不會傳染,潛伏期長達10~30年。

那麼,如何預防癌症呢?

①不偏食,攝取營養應當平衡。

②不反複食用同一食品。

③避免飲食過飽。

④不喝酒或少量飲酒。

⑤少吸煙。

⑥攝食適量的維生素A、C、E,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⑦攝入食鹽不應過量,不吃過熱的飲食。

⑧不吃燒得過焦的食物。

⑨不吃發黴食物。

⑩不要讓日光過度曝曬。

⑾避免過勞。

⑿保持身體清潔。

上述12條,每條都有實際根據,被認為是防癌的基本條件。另外,保持良好的、樂觀的情緒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堅持適度的鍛煉。

足底按摩對防癌治癌,大有裨益。

①癌根1:位於足蹠部,第一蹠跗關節向內過赤白肉際(足底與足背交界線)一橫指,屈拇肌腱的外側,主治食道癌、胃癌、肝癌、淋巴轉移癌及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②癌根2:位於足蹠部,第一蹠趾關節向後向內過赤白肉際各一橫指,主治食道癌、直腸癌、宮頸癌、淋巴轉移癌。

③癌根3:位於足蹠部,直對距跗關節向內過赤白肉際一橫指處,主治肝癌、鼻咽癌、乳腺癌。

這些穴位不但可以預防癌症,還可輔助治療癌症,按摩它有益無害。

(28)快速簡捷的止痛按摩法

有許多疾病伴有疼痛的症狀。機體的內外環境因素都可以引起疼痛,疼痛可能建立起條件反射,其個體差異很大,並且與情緒有密切關係,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同等量的疼痛刺激的感覺有所不同。

對於止痛,足底按摩有其獨到之處,按摩腳上有關髒器反射區及穴位,對疼痛性疾病有效,尤其是對胃脘痛,止痛效果最好,其次是頸、肩、咽喉、頭、腰痛等,療效確切可靠,方便實用,其原理主要是刺激穴位時大腦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帶有麻醉作用。當大腦分泌這種物質時,神經纖維中傳達疼痛信息的神經線路會抑製神經細胞傳達疼痛信息,因此,由於刺激穴位,便可阻止傳遞信息的神經向大腦傳遞疼痛感,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