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底按摩
在足穴胃的位置,用火柴棍或牙簽鈍頭端施以強刺激,或用指甲、牙刷等在胃穴反複刮刷,直至皮膚紅熱。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2)胃痛病人的飲食調理
a.首先要糾正其不良的飲食習慣,節製飲食,多食清淡,少食肥甘飲食及各種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謹防食物中的酸、甜、苦、辣、鹹,不可有所偏嗜,同時有吸煙嗜好的病人,應戒煙。
b.飲食定時定量:長期胃脘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應定時,間隔時間也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應盡量少食多餐,飲食以少而清淡為宜,切忌吃刺激性食物,而且平時應少食或不食零食,以減輕胃的負荷量。
c.注意營養平衡:胃痛的發生機理,現代醫學認為與病變的局部刺激有關,因此病人平素的飲食應多供給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以利於保護胃黏膜和提高其防禦能力,並促進局部病變的修複。
d.飲食宜軟、溫、緩,烹調宜用熬、煮、燴。堅硬、粗糙的食物均應少吃,進食時不急不緩,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後慢慢咽下,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這樣有利於消化和病變的修複。
e.要注意四季飲食溫度的調節,脾胃虛寒者尤應禁食生冷食物,肝鬱氣滯者忌在生氣後立即進食。
3)體育療法
a.體療應在餐前一小時至飯前20分鍾進行,氣功可在飯後半小時進行。
b.臥床不起,行動不便的病人,躺在床上,做緩慢的上、下肢大關節的活動,做軀體的轉向運動,如兩手同時左右擺動、肩背左右滾動。
c.活動自如的病人,最好在站立時進行上述運動,並可增加腹肌的鍛煉,如保健操、太極拳、太極劍以及醫療散步等。
d.合並有反酸症狀及煩躁病人,可增加相應的思維控製活動以及從事球類、器械運動,以提高精神的緊張度。
e.運動中要配合腹式呼吸,也可做脊柱兩旁的按摩或可能的自我腹部按摩。
f.堅持練習內養功和飯後臥床休息。
g.每日練習2~3次,根據個人情況可做8~20分鍾,飯後臥床不少於30分鍾。症狀明顯時少做或不作腹式呼吸運動。
(20)肚子疼的足底按摩法
肚子疼是極常見的一個症狀,可伴發於多種髒器疾病,有急性腹痛、慢性腹痛,有器質性的病變,也有功能性的。所謂功能性腹痛是指髒器沒有實質性損害的,多見於暴飲、暴食、飲食停滯,超過了胃腸所能負擔的能力,也見於消化功能低下,無力消化,使飲食停滯發酵;或過食生冷,寒邪內積使腸管收縮而致腹痛。本文所介紹的足底按摩法,主要是針對功能性腹痛的。
1)足底按摩
主要按摩胃腸、腹腔神經叢、甲狀旁腺等穴。如果是急性腹痛,當用牙簽或指甲進行較強烈的刺激,力量重,點戳頻率快,時間短;反之,慢性腹痛可用指腹進行較長時間的輕緩的揉壓。
2)飲食禁忌
寒症腹痛:忌用寒涼生冷食物,如螺蚌類、綠茶和冷飲等。
熱症腹痛:忌食溫燥傷陰食物,如羊肉、狗肉、花椒、油炸食物等。虛症腹痛:對肥膩、油煎、質粗堅硬等可加重脾胃消化負擔的食物,都應避免。陽虛腹痛還應注意少吃或不吃生冷瓜果、冷性或性偏寒涼的菜肴食物;陰虛腹痛要忌一切辛辣刺激食物及調味品,如酒、蔥、薑、蒜、辣椒、韭菜等。
總之,腹痛病人的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而且要冷熱適中。如能根據臨床辨證的情況,和注意利用食物的醫療效能,則對疾病的治療更有幫助。
(21)胃癌真就沒治了嗎
胃癌在初起階段一般沒有什麼症狀,經常與消化係統其他的病症相混淆,最常見的症狀為胃部的疼痛、食欲不振、腹脹,有時還有惡心、嘔吐,等到發現肚子裏有腫塊,大部分病人腫瘤已經擴散了。於是,很多病人灰心喪氣,極度悲觀,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做出不理智的事來。
那麼,得了胃癌,就真的宣判了死刑了嗎?
我們承認,胃癌的死亡率很高,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心態豁達,樂觀開朗,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保持心情平和,並堅持自己應用多種養生康複手段,調動人體的正氣,與病魔展開了頑強的抗爭,有相當一部分人至今還健康地活著。
足底按摩就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利用特定的足穴刺激,激活了全身的免疫淋巴係統,調動人體的全部潛能去戰勝病邪。日積月累,並保持強烈的求生欲望,癌魔也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1)足底按摩
按摩腎、輸尿管、膀胱、肝、膽囊、胃腸、甲狀旁腺、甲狀腺、腎上腺、淋巴腺、扁桃體、脾及胃穴,進行一種輕揉的撚壓,每穴按摩一分鍾左右。在胃及腎、輸尿管、膀胱穴上要反複揉壓,激活胃部的潛能並促進毒素的排出,全部按摩曆時半小時至40分鍾,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