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足部的常用穴位(2)(2 / 3)

a.如果每晚在睡覺前用水燙腳,然後按摩足底,效果更佳。

b.按摩足底時,心情不能急切,精神要放鬆,在悠然自得中就可以恢複自然正常的生活規律了。

(8)頭痛的足底按摩法

頭痛,由頭顱內、外組織發生病理性變化引起,稱器質性頭痛;沒有病理變化基礎的頭痛,稱為非器質性頭痛,如官能性頭痛。

顱內器質性病變,就應去醫院腦外科進一步檢查。有些顱外疾病,主要是頭麵部、五官及頸部疾病也可引起頭痛。原因很多,症狀複雜,需經醫生診斷。一般常見的偏頭痛,都是血管神經性的,也可以由生理性、更年期、過度疲勞、精神壓抑等因素所致。這方是足底按摩最切合的適應證,而且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1)足底按摩

重點按摩小腦、三叉神經、頸椎各足穴,取強刺激。持續15~20分鍾,每日或隔日一次。

2)其他療法

75%的酒精,把少許脫脂棉浸入酒精中(如沒有75%的酒精可用高度白酒),取出酒精棉擠出酒精,然後塞入外耳道內。若有鼓膜穿孔者,就不要塞入過深。哪側頭痛塞入哪側外耳道,如果全頭痛,可左右交替塞入,或兩側外耳道同時塞入,這種療法對中耳炎和外耳道均無任何不良反應。

(9)頭暈眼花按摩法

眩暈是人體對於空間關係的定向感覺障礙或平衡感覺障礙。周圍環境本來是靜止不動的,但是,總感覺自己在翻滾,被擠到一邊在上、下晃動,嚴重者站立不安或覺得周圍環境在旋轉、搖擺及翻滾,眩暈給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此病發病急,來勢迅猛,一動不能動,劇烈的眩暈隻能一個姿勢臥著,方可減輕眩暈,否則,天也轉,地也轉,伴之惡心、嘔吐、麵色蒼白。但是,病人意識是非常清楚的,外界發生任何事情都是一清二楚,能對答如流,隻是因病不願說話而已,大多數是由美尼爾氏綜合征、貧血、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也有一部分是由頸椎病或更年期障礙所引起。

因眩暈來勢快,持續時間長,易反複發作,在送醫院途中病人痛苦較大,在家庭中進行治療,可就方便多了。

1)足底按摩

首先按摩腳拇趾根部(頸椎、小腦),第二趾與中趾的根部,中趾與第四趾的根部(耳)以及足背部的第四趾與小趾交界處後方的內耳,這是治療眩暈的重要足穴。在這些足穴上用牙簽或發卡的尖端部分刺激,用手按壓也可。利用腳底按摩治療眩暈還可刺激隱白穴、大敦穴、第二大敦穴,其中第二大敦穴還可以用香煙灸。

2)按摩方法

緊急處理時,可用大拇指稍用力按壓中諸穴,症狀即可消失。

(10)足底按摩可治療感冒

感冒一詞是中西醫共用的病名,但二者所說的感冒,其含義並不完全相同。西醫所說的“感冒”係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即普通感冒,不包括流行性感冒。而中醫所說的“感冒”卻是泛指人體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係列外感症候,包括西醫所說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故中醫所說的感冒範圍較廣,症狀差別也很大,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因感受風邪引起的“傷風”,相當於普通感冒,這種感冒最常見,症狀較輕,一般數日即可痊愈;另一種被稱為“時行感冒”,相當於“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有疫癘之邪侵襲人體而發病,表現為起病急驟,全身症狀很重,並且蔓延迅速,在短期內可引起廣泛流行。對於中醫學所指的廣義上的感冒,可采用足底按摩治療。

1)足底按摩

可選腎、輸尿管、膀胱、氣管、肺、鼻、扁桃腺、甲狀旁腺、腎上腺、淋巴腺等反射區。

2)按摩方法

患者坐或俯臥,醫者以雙手拇指在背部肺俞按揉1~3分鍾,再以手掌蘸少許麻油或其他介質沿脊柱兩側以小魚際著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熱為度。

(11)傷風鼻塞按摩法

傷風感冒,幾乎人人都有過體驗,病時噴嚏不止,鼻子堵塞,不能通氣,聞不到氣味,鼻涕橫流,這種現象中醫叫做“傷風鼻塞”。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是一種常見的鼻病,現代醫學稱為“急性鼻炎”。

傷風鼻塞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就可能轉為慢性鼻炎,使鼻塞流涕遷延不愈。

足底按摩是治療傷風鼻塞的一種簡捷快速而安全可靠的方法。

1)足底按摩

用足底按摩療法,偏重於對腎上腺、甲狀旁腺、鼻、上頜、下頜、喉、肺等穴的治療。最好在用熱水洗腳後進行。

2)按摩方法

先將雙手掌麵的大魚際處摩擦發熱,然後沿著鼻子兩側,從鼻根到迎香,往返摩擦到局部有發熱感覺,再由兩眉間攢竹穴向太陽穴推,至局部有熱感。另一種方法是,用手中指在鼻梁兩邊往返摩擦20~30次,產生發熱的感覺,鼻竅便可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