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底按摩
可重點放在腎、輸尿管、膀胱、腎上腺等反射區。另外,還可按摩胃反射區,使胃不再產生脹氣經橫膈膜壓迫心髒。還要按摩心髒反射區。
2)用按壓、按摩方法進行急救
心絞痛發作時若沒有藥物可用,又不能就地及時地采取其他簡便有效治法,可用雙拇指按壓病人雙側內關穴,其壓力程度視病人承受程度而施。同時解開病人上衣下邊2~3個扣子,改壓背部至陽穴(第七胸椎棘突下),再用另一隻手拇指指尖按壓膻中,心絞痛便可隨壓而解,按壓時間越長越好,一般按壓4~5分鍾,並定時按壓以防複發。為鞏固療效,可每天中午再按壓,按摩背部肺俞(第三胸椎旁開1.5寸)、心俞穴(第五胸推旁開1.5寸)、厥陰穴(第四胸椎旁開1.5寸)及三穴之間的區域,這種治療方法療效甚佳。
(5)中風的足底按摩
中風或半身不遂,是指急性腦血管病,以往稱腦血管意外。中風發病很急,症狀表現也不大一樣,且變化快,就象刮風一樣迅速,古人說它發病“如矢石之中人,驟然而至也”。祖國醫學把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無昏迷而僅口眼歪斜、半側肢體活動不利為主要表現的這種疾病,由於其起病急驟,症狀多樣,變化迅速,與風行善變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風名之。治療中風除依靠醫生根據不同的病情進行治療外,也可以采用足底按摩。
1)足底按摩
足底按摩時選用的症狀性反射區應是頭部所有的器官(尤其以腳拇趾為中心)、腹腔神經叢。在相關區方麵選用腎髒、心髒、生殖器、腸、頸椎、頸、脾髒。
2)按摩方法
拇趾外側的大敦穴和第四趾甲根外側的竅陰穴對防治中風的發生有一定作用,其方法是仔細將拇趾和第四趾壓揉到溫熱的程度為止,若伴有頭痛和逆氣上衝的人,應將大敦和竅陰兩穴用牙簽刺激5~15次,每天至少一次。
3)指針療法
用指端先循按背部足太陽膀胱經,繼按揉壓迫合穀、曲池、肩髑各50次,並循按臂部,輕輕搖動上肢,再按揉壓迫足三裏、陽陵泉、中脘、氣海、天樞各50次,並循按搖動下肢,先按摩於健側,再治患側。
(6)足底按摩治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一種功能性疾病,是因為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製過程的失調,並沒有器質性病變。從這個意義上說,神經衰弱是個不確切的病名,它往往使人誤解,認為神經係統有了嚴重的疾病,甚至擔心,神經衰弱會發展成為精神病,造成不必要的顧慮。
神經衰弱的表現是:容易失眠、多夢、白天精神不振、困倦嗜睡、頭昏腦脹、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容易疲乏、煩燥易怒等,有的可伴有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還有的病人表現為陣發性心悸、心慌、出汗、焦慮、緊張等,自疑有嚴重的心髒病,有些人甚至有遺精、陽痿、早泄或月經不調等。病人極度痛苦,甚至因此而悲觀絕望,喪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氣。
足底按摩是治療神經衰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愛人之間進行操作,療效就更為明顯,試想,濃濃的夜色,柔柔的燈光,低垂的窗幔,愛人捧著你的雙足,一邊輕柔地按摩,一邊喁喁言情,這是多麼陶醉而愜意。一切焦慮、頹唐、失意逐漸轉為心態平和、寧靜、恬然,加上足底按摩對神經的雙向調節作用,其療效怎可不好?
1)足底按摩
可選取腎、輸尿管、膀胱、肝、胰、膽、胃腸、甲狀腺、心、腹腔神經叢等足穴,進行輕緩柔和的按壓,或用毛刷在足底輕擦至皮膚發紅。按摩曆時半小時為佳,最好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2)腳尖運動療法
a.仰臥於床上,腳尖前後運動50回,每天重複做20次,堅持長年運動。
b.仰臥於床上,腰部臀部上舉,使軀幹著床,每天二次,堅持長年運動。
(7)足底按摩治療失眠
睡不著覺是人類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失眠者晚間輾轉不眠,白天頭暈腦脹,久而久之,導致各內髒功能失調。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是疾病伴隨症狀或情緒過度緊張,神經高度興奮,大腦充血,使不能過渡到睡眠的抑製狀態,而越是失眠,越害怕睡不著,造成惡性循環。
1)足底按摩
首先以腦、脊髓、脾髒、副腎為中心,稍微用力按摩,每天在就寢前連續按摩20分鍾左右,然後再用牙刷輕刷失眠穴,最後指壓湧泉穴,以按摩腳趾作為結束。按摩腳趾,就是按壓趾甲根,從上下兩麵,左右兩側揉壓腳趾,這樣,腳趾很快變紅,然後再換另一個腳趾進行。
2)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