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頭部穴位按摩(1)(3 / 3)

①目1

部位:在屏間切跡前下方。

主治:青光眼,近視。

②目2

部位:在屏間切跡後下方。

主治:屈光不正,外眼炎症。

③屏間(內分泌)

部位:在屏間切跡內耳甲腔底部。

主治:生殖係統功能失調,更年期綜合征,皮膚病。

9)耳輪腳周圍部穴位

①口

部位:外耳道口的上緣和後緣。

主治:麵癱,口腔炎。

②食道

部位:在耳輪腳下方內2/3處。

主治:惡心,嘔吐,吞咽困難。

③賁門

部位:在耳輪腳下方外1/3處。

主治:惡心,嘔吐,賁門痙攣。

④胃

部位:在耳輪腳消失處。

主治:胃痛,呃逆,嘔吐,消化不良,胃潰瘍,失眠。

⑤十二指腸

部位:在耳輪腳上方外1/3處。

主治:膽道疾病,十二指腸潰瘍,幽門痙攣。

⑥小腸

部位:在耳輪腳上方中1/3處。

主治:消化不良,心悸。

⑦大腸

部位:在耳輪腳上方內1/3處。

主治:痢疾,腹瀉,便秘。

⑧闌尾

部位:在小腸與大腸穴之間。

主治:闌尾炎,腹瀉。

10)耳甲艇部穴位

①膀胱

部位:在對耳輪下腳的下緣,大腸穴直上方。

主治:膀胱炎,尿閉,遺尿。

②輸尿管

部位:在膀胱與腎穴之間。

主治:輸尿管結石引起的絞痛。

③腎

部位:在對耳輪下腳的下緣,小腸穴直上方。

主治:泌尿、生殖、婦科疾病,腰痛,耳鳴,失眠,眩暈,頸、腰椎肥大。

④胰(膽)

部位:在肝、腎穴之間,左耳為胰,右耳為膽。

主治:胰腺炎,糖尿病,膽道疾病,偏頭痛,瘧疾。

⑤肝

部位:胃、十二指腸穴的後方。

主治:肝氣鬱滯,眼病,瘧疾,肋痛,月經不調,痛經。

11)耳甲腔部穴位

①脾

部位:在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

主治:消化不良,腹脹,慢性腹瀉,胃痛,口腔炎,崩漏,血液病。

②心

部位:在耳甲腔中心最凹處。

主治:心血管係統疾病,中暑,急驚風。

③肺

部位:心穴的上、下、外三麵。

主治:呼吸係統疾病,皮膚病,感冒。

④氣管

部位:在口與心穴之間。

主治:咳嗽,哮喘。

⑤三焦:

部位:在屏間穴的上方。

主治:便秘,浮腫。

12)耳輪部穴位

①直腸下段

部位:在與大腸穴同水平的耳輪處。

主治:便秘,痢疾,脫肛,痔瘡。

②尿道

部位:在對耳輪下腳下緣相平的耳輪處。

主治:尿頻,尿急。

③外生殖器

部位:在對耳輪下腳上緣相平的耳輪處。

主治:陽痿,外生殖器炎症,會陰部皮膚病。

④耳尖

部位:將耳輪向耳屏對折時,耳廓上尖端處。

主治:發熱,高血壓,目赤腫痛,麥粒腫。

⑤肝

部位:耳輪結節處。

主治:肝氣鬱結,肝陽上亢。

⑥輪1~6

部位:自耳輪結節下緣至耳垂正中下緣分成五等分,共六點,自上下依次為輪1、輪2……輪6。

主治:發熱,扁桃體炎,高血壓。

13)耳輪腳部穴位

耳中(膈)

部位:在耳輪腳上。

主治:呃逆,黃疸,消化不良,皮膚搔癢。

14)耳垂部穴位

①升壓點

部位:在屏間切跡下方。

主治:低血壓,虛脫。

②牙痛點1

部位:在耳垂1區的外下角。

主治:牙痛。

③舌

部位:在耳垂2區中央。

主治:舌腫痛,舌強語塞。

④牙痛點2

部位:在耳垂4區中央。

主治:牙痛。

⑤上頜

部位:在耳垂3區正中處。

主治:上牙痛,上頜關節痛。

⑥下頜

部位:在耳垂3區上部橫線之中點。

主治:下牙痛,下頜關節痛。

⑦眼

部位:在耳垂5區中央。

主治:急性結膜炎,眼炎,近視眼等眼病。

⑧麵頰

部位:在耳垂5、6區交界線之周圍。

主治:三叉神經痛,口眼歪斜,痤瘡等麵部疾病。

⑨內耳

部位:在耳垂6區正中稍上方。

主治:耳鳴,聽力減退,中耳炎,失眠,耳源性眩暈。

⑩扁桃體

部位:在耳垂8區正中處。

主治:喉蛾,扁桃體炎。

15)耳廓背麵部穴位

①上耳根

部位:在耳根的最上緣。

主治:頭痛,腹脹,哮喘。

②降壓溝

部位:在耳廓背麵,由內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溝處。

主治:高血壓。

③上耳背

部位:在耳背上方的軟骨隆起處。

主治:皮膚病,頭痛,坐骨神經痛,腰痛。

④中耳背

部位:在上耳背與下耳背之間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