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皮膚病,背痛,腹脹,腹瀉,消化不良。
⑤下耳背
部位:在耳背下方的軟骨隆起處。
主治:皮膚病,背痛,咳嗽,氣喘。
⑥耳迷根
部位:在耳廓背與乳突交界處(相當於耳輪腳同水平)的耳根部。
主治:胃痛,膽道蛔蟲症,腹瀉,氣喘,鼻塞。
⑦下耳根
部位:耳垂與麵頰相交的下緣。
主治:頭痛,牙痛,咽喉痛,哮喘。
4.頭麵部症狀的按摩
(1)近視眼的按摩治療
近視眼是最普遍、最常見的眼部疾患,以看遠處物體模糊不清,但看近物仍正常為特征。其可由於先天遺傳或後天用眼不當所致,如長期學習工作時,光線不足或讀書、寫字時姿勢不正,目標太近以及用眼過度,等等。它又分為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前者屬於用眼不當所致的暫時性的視力障礙,可以通過治療及改正不良習慣來糾正;後者則是眼球已發生了器質性的改變(如眼球曲度增大而變凸等)而較難恢複。前者若不及時治療糾正,便可能發展成為後者。
1)按摩方法
病人仰臥,醫者站於頭側。
①用雙拇指自印堂穴(眉心),向兩側做推法數次。再用雙拇指自內眼角經下眼眶至外眼角,做分推法數次。
②在上述兩個部位分別做揉按法數次。
取穴:睛明、攢竹、四白、太陽,這四個穴是眼區附近穴位。在按壓眼的穴位時,以眼球有發脹的感覺為好。
取穴:風池、肝俞、光明、合穀。還可配合揉捏耳垂(耳針眼穴)。
上述手法有增強眼睛調節的功能,解除眼睛疲勞和提高視力的作用。
按摩治療是針對假性近視,對真性近視效果尚不理想。
2)自我按摩
①點揉攢竹、魚腰、承泣、四白、睛明穴,各1分鍾。
②分推額部:重點沿眼眶部分推,至太陽穴處揉撚1~2分鍾。
③拿眶周:拇、食指相對提捏眶周軟組織,隨捏隨放1~2分鍾。
④閉眼後輕輕觸壓眼球,力量不可太大,約1分鍾。
⑤閉眼後輕輕地以食、中指撫摩眼球,約1~2分鍾。
⑥按揉合穀、風池穴,各1分鍾。
⑦拇、食指相對揉捏耳垂,至發熱後,持續揉撚1分鍾,結束手法。
3)耳針療法
可選眼、肝、腎。有散光、斜視者加膽、目1、目2,病久體弱者加皮質下、枕、額。
4)應注意的問題
①每日晨起時眺望遠處景物10分鍾,完畢閉上雙眼,將兩手掌搓熱輕輕捂蓋在兩眼上,約1分鍾。
②每晚臨睡前做一遍眼球運動,即兩眼先平視前方,頭部不動,然後眼球做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運動各10次,再按左、上、右、下和右、上、左、下的順序各轉動10次。
③平時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條件下看書、寫字,不躺臥看書,坐時眼睛與目標應有33厘米的距離。長時間用眼時要注意間斷休息,尤其是看電視。
④按摩治療時,醫者一定要注意手指勿直接觸及眼球。治療前須修剪指甲。以免發生意外。
(2)長針眼的按摩治療
長針眼即上眼瞼或下眼瞼出現形如麥粒大小的硬結,局部皮膚稍紅並微微有搔癢或疼痛感,嚴重時疼痛劇烈如針刺,眼瞼紅腫明顯。該病一般三五日後膿汁排出而愈,但也有病程較長者。本病在民間俗稱“偷針眼”。
1)按摩方法
按摩對該病的治療,早期可以消腫止痛,後期可促進膿頭早熟,以便排出。
①仰臥,用兩中指分別按揉雙側眼部的睛明、魚腰、四白穴,均以酸脹為度,每穴1分鍾。
②仰臥,醫者坐其頭頂上方,兩拇指同時按揉其兩眼角的瞳子髂(每隻眼的外眼角處),力量先輕後重,按揉出酸脹感並保持1分鍾。
③仰臥,醫者站或坐其側麵,用兩手大魚際按緊其兩外眼角皮膚,然後緩慢地垂直向下(即腦後方向)推去,這樣使其兩眼瞼皮膚繃緊,如此反複20次左右。注意力量不必太重,隻要繃緊眼瞼皮膚即可。
④用拇指端掐按其兩足中趾趾尖各半分鍾,以刺痛為佳。
2)耳針療法
可選耳尖放血,每天1~2滴,配用肝、眼。病急熱毒熾盛者加內分泌、腎上腺;體弱反複發作,或針眼長日不潰不消者加脾。
3)應注意的問題
①在膿成之前切忌擠捏局部腫塊,以防熱毒擴散,並注意保持眼部衛生。
②初起時每天可用濕毛巾熱敷2~3次,每次15分鍾左右。
③若起病時症狀輕微,也可不需按摩治療及熱敷,隻在患處塗以抗菌素眼藥水或眼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