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藥膳時,除根據病情選擇外,還應遵循“糖尿病飲食質量控製”的原則,控製好血糖指數及糖、蛋白質、脂肪並按比例攝入,以充分發揮其防治疾病與調養補益的雙重作用。
二、降糖藥膳的藥物
中藥以其安全可靠、作用穩定持久、毒副作用小、可自行服用等優越性,在糖尿病的治療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藥主要有:
人參
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寧誌等功效。從紅參、生曬參或白參中共分離出30多種人參皂甙,還含有人參萜烯、人參酸、人參多糖、人參多肽、人參莖葉多肽、人參非皂甙部分(如胡蘿卜甾醇),以及腺苷轉化酶、L—天門冬氨酸酶、β-澱粉酶、蔗糖轉化酶等活性成分;人參還含有銅、鋅、鐵、錳、鉻等20多種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與煙酸、泛酸、葉酸、生物素、煙酞胺等成分。具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人參對糖代謝有明顯的影響,且具有“適應原”樣作用。人參對不正常的血糖水平具有調整作用,對正常血糖無明顯影響。人參總皂甙有刺激實驗動物釋放胰島素作用,且人參提取物、人參多糖、人參多肽、人參莖葉多糖、人參非皂甙部分均有降血糖作用。有學者報道,人參與幹地黃合用,可減輕糖尿病患者臨床症狀,改善精神與體力狀況。糖尿病患者應用人參的方法很多,或文火煎湯、熬膏,或煮粥、泡茶飲用,或製成粉劑、衝劑等。服用中須特別提醒的是,長期服用,用量不宜大,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每日用量不宜超過1克,且以10天為一個療程,即連服10天後停服7~10天,再酌情開始下一個療程。過敏、盜汗、發熱等患者不宜服用;如長期服用,出現失眠、心悸、血壓上升、頭痛等症狀,應停止服用。
黃芪
黃芪,古稱黃耆,生用或蜜炙用,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升陽,補肺固表,利水消腫,斂瘡生肌等功效,為補虛、補氣的要藥。除了人參,黃芪便是人們所熟悉並公認的補氣強壯、益壽延年的中藥了。黃芪主含黃芪甙(Ⅰ、Ⅱ、Ⅲ、Ⅳ)、胡蘿卜素及大豆皂甙等成分;還含有葡萄糖醛酸、黏液質、苦味素、β穀氨甾醇、蔗糖、甜菜堿、棕櫚酸、亞油酸、亞麻酸、膽堿、葉酸、澱粉酶、香豆素等成分。值得一提的是,蒙古黃芪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7種含量較高,包括天冬酞胺、刀豆氨酸、脯氨酸、Y-氨基丁酸等,並含有14種微量元素,含量較高的是鐵、錳、鋅等。黃芪含有的香豆素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現代臨床主要用於高血壓、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炎等症。
黃芪能增強心髒功能,擴張血管,與山藥相配伍有降血糖療效。對陰津不足、陰陽兩虛所致糖尿病,用補氣藥黃芪可增強降血糖效果。
地骨皮
地骨皮,又稱枸杞根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肺熱等功效。地骨皮含桂皮酸、多量酚類物質、甜菜堿等成分,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具有抗脂肪的作用,能抑製中性脂肪在肝髒的合成,促進中性脂肪移向血流,因而保證了肝髒維持正常血糖的生理功能,達到降低血糖而控製病情的目的。
黃精
黃精,又名太陽草,俗稱野生薑,味甘,性平。具有養陰潤肺,益氣補脾之功效。黃精含黏液質、澱粉及糖分;囊絲黃精含吖丁啶羧酸、天門冬氨酸、高絲氨酸、毛地黃糖甙、多種蒽醌類化合物、二氨基丁酸等成分。黃精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低血壓的作用,並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對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服用黃精是大有裨益的。黃精的服用方法很多,食療中的黃精粥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還可以配伍有關藥食兼用之品製作成適合於家庭運用的藥膳、菜肴等。
絞股藍
絞股藍,又名甘茶蔓、五葉參等,性寒、味苦。具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清熱潤燥等功效。絞股藍至少含有4種以上與人參皂甙相同的有效成分,其所含的皂甙經研究證實,比人參粉中的含量還要高,甚至是名參—長白山參、高麗參中所含“人參皂甙”的4倍,而且還檢測出絞股藍皂甙達80餘種,並含氨基酸18種以及鐵、鋅、銅、錳等23種礦物質元素。絞股藍還含有一種特殊成分——甘茶蔓糖甙,具有滋補抗衰,祛脂降糖,消炎防癌,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特別適合於中老年朋友服用。絞股藍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糖代謝作用。同時,對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以及肥胖症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對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服食絞股藍製劑及其食療品、藥膳是極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