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孩子有狀況?上班族媽媽也能輕鬆解決(4)(3 / 3)

對付這樣的好奇寶寶,媽媽首先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這是阻礙孩子成長的大忌。要知道,這是孩子探索世界、了解世界、發揮想象力的最重要途徑之一,媽媽如果剝奪了孩子的這種權利,就相當於阻礙了孩子的思想、智力的進步。但是,麵對讓自己頭疼的破壞行為,媽媽要如何改變呢?這時,媽媽不妨給孩子買一些能拆裝的玩具,專門供孩子來拆卸、組合;或者媽媽可以想辦法讓“破壞狂”變成“小小修理工”,引導孩子將一些破碎的、比較好複原的東西組裝起來;或者讓孩子觀察修理工人是怎樣組裝零部件的。另外,一些智力玩具,如變化多端的魔塔、魔塊、遊戲棒、小型拚圖等,也能滿足孩子的動手欲望,令孩子不斷提高參與智力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冰冰雖然是一個外形文靜可愛的小姑娘,性格上卻是一個讓家裏人都感覺“頭疼”的孩子。原因就是,冰冰是一個十足的“破壞狂”。

不誇張地說,家裏的東西,凡是冰冰能夠拿到的,沒有一個不在她的“探索”範圍之內。而探索的結果,往往就是好東西變成壞的,有用的東西變成廢品。比如,冰冰想知道為什麼魚缸裏的小魚不能跳出來,或者說魚缸歪到什麼程度的時候,它們才能跳出,於是就抱著魚缸歪來倒去,結果好幾個魚缸都被她這樣摔碎了,小魚也“死傷慘烈”;冰冰想知道為什麼媽媽的香水能散發出那麼好聞的味道,又為什麼要裝在瓶子裏,於是就打開瓶子,想試試香水灑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結果就是一瓶價格不菲的香水被冰冰毀滅了……

冰冰媽每次看到冰冰的傑作都火冒三丈,但她很理智的地方在於,她每次都能夠壓下自己的怒火,甚至還會先鼓勵冰冰的這種探索行為。但表揚的後麵,緊跟著的就是告訴冰冰,每一樣物品的特點不一樣,因此探索每一樣東西的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否則就有可能造成極大的浪費,或者帶來危險。然後,她會向冰冰講解每一樣物品的用途,讓冰冰自己來分辨,這個東西是否應該拿來“探索”,又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探索。

冰冰媽的這種教育方法雖然起效很慢,但事實證明,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既沒有讓冰冰失去探索的膽量和興趣,又保護了家裏的東西,還讓冰冰增長了很多見識。

還有一部分孩子喜歡破壞東西,是出於無意識的。比如,由於孩子的手、眼、腦協調能力發展並不完善,分析判斷的能力比較欠缺,對時間、空間距離等估計不準確,因此常常會無意中破壞一些東西。這雖然不是出於孩子的探索欲望,但媽媽也不能批評孩子,否則會導致孩子動手操作的積極性降低,這對於孩子早日獲得獨立是沒有好處的。這種情況下,媽媽最好的做法是給孩子以鼓勵,在告訴他如何做正確的基礎之上,多給孩子幾次鍛煉的機會。隨著孩子自我能力的增強,他們對事物的操控能力也會加強。

無論孩子是出於哪一種原因喜歡破壞東西,媽媽都要記住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明確告訴孩子家裏哪些物品是不能破壞的甚至是不能碰的,否則會有不可估量的後果發生。比如:插座、電器、熱水壺、剪刀、打火機、煤氣、牙簽等一些容易引發危險的物品;又如電腦、貴重的飾物等。媽媽的這種教育,也能讓孩子在探索周圍環境的同時明白一個道理:事物的性質不一樣、功能不一樣,隨便使用、玩耍導致的結果也會不一樣。這就讓孩子懂得了,要理智地、有區別地對待身邊的事物。

職場媽媽育子經

如果不想讓孩子無厘頭地破壞,而進行一些有意識的“研究”,媽媽就要培養孩子懂得愛惜的意識。比如,孩子玩新玩具之前要告訴孩子怎樣愛護;遇到孩子的破壞事件,媽媽要冷靜,不要不分青紅皂白胡亂批評或懲罰,但要讓孩子知道後果,如:“小娃娃很疼、很傷心;地板生氣了,會讓你摔跟頭”等,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