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與外界的接觸越來越多,媽媽也可以抓住某些機會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比如,幾個孩子在一塊玩,不一定非要大人來給他們規定玩什麼、遊戲規則是怎樣的,這時可以把權柄交到孩子們手中,讓他們輪流當組織者,自行決定遊戲內容和規則。媽媽可以通過引導,讓孩子在遊戲時多提想法和建議,特別是在大家都無所適從或是沒有主意的時候,要及時以自己的想法來引導大家。
另外,在遊戲中分配角色和任務,也是很鍛煉孩子領導能力的事情。媽媽開始時可以教孩子根據個人的特點給予合適的任務和角色,使遊戲參與人都“身負重任,各司其職”。等孩子熟悉以後,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決定。另外,如果在遊戲進行中有矛盾出現,媽媽要指導孩子進行協調,可以交換角色,也可以改變規則,當然也可以有時候委屈一下自己,目的是使遊戲正常進行下去。雖然隻是遊戲,但遊戲中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協調、溝通、領導能力。
大多數孩子從兩歲半起就會上幼兒園,接著是小學。這樣的集體生活,也是鍛煉孩子領導力的絕好地方。孩子上台演講、組織活動、主持班會,組織和領導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媽媽不要抱著“上學就是去學習”的心態,隻給孩子灌輸“好好學習”的思想,讓孩子在校園生活中得到全麵的發展,才是對孩子最有益的。
“媽媽,媽媽!我今天當語文課代表了!”剛上一年級的苗苗,第一天上學,就得到了老師的器重。她放學的時候,看見校門口來接自己的媽媽,還沒走到跟前,就忍不住把這個好消息“喊”給了媽媽。
可媽媽胡梅聽到這個消息,並不那麼開心。她勉強笑了一下,問苗苗:“老師為什麼選你做語文課代表呢?”苗苗一臉遮不住的興奮:“今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一個一個地介紹自己!最後,老師說我說得最好!表揚了我,還讓我當了語文課代表!”說完,她揚起小臉,問胡梅:“媽媽,你說我是不是最棒?”胡梅隻好點了點頭,拉著苗苗回家了。
這天晚上,胡梅翻來覆去睡不著,她不斷地跟老公討論著這件事情:“咱倆費盡力氣,把苗苗弄到這所重點小學,就是為了讓她好好學習。可這才剛上學第一天,老師就給她安排了這麼個‘活’,她的學習要是受了影響怎麼辦?”“你呀,就是喜歡杞人憂天,”胡梅的老公笑了笑說:“我覺得這不是一件壞事,相反還是好事。你想,老師頭一天就給了這麼大的鼓勵,她肯定會對自己很有信心,覺得自己在老師眼中是個好學生。有了這樣的信心,是不是首先就能給她很大的幫助?”胡梅點了點頭。“另外,孩子當這個語文課代表,當得好的話,她將來絕對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小領導者。你看,她每天要收發作業,有時還要替老師布置作業,說不定還會被老師安排輔導、管理幾個學生。再加上她是語文課代表,以後主持個班會什麼的任務,都很可能落到她身上。幾年鍛煉下來,她的領導能力想不提高都不行!你就等著當領導他媽吧!嗬嗬!”胡梅聽了老公這一番分析,雖然沒有把苗苗以後成為領導人當成自己最大的希望,但也算是放了心,明白了這對於苗苗來說是很有益處的。
學校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很多好處,絕不僅僅在於讓孩子學到課本的知識,領導力的培養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收獲。美國孩子的領導能力在全世界是非常知名的,連小孩子或者中學生,他們的領導能力,都讓很多人驚歎不已。他們的父母、老師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如參加各種演講、演出,讓小孩子自己組織活動、比賽等。在美國的課堂上,孩子從小就有很多參與課堂表達的機會。可以想象,當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講台前,害羞是難免的。但這樣的語言能力訓練,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則是十分寶貴的。在美國,經過這樣訓練的孩子,基本都能有較強的領導力。可見,學校的環境、學校的機會都是很寶貴的。媽媽要將自己的眼界放寬,多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的活動,承擔一部分責任,讓孩子在成長中受益。
職場媽媽育子經
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確信,媽媽要想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應該同時注重開發孩子身上的基本品質:尊重他人、智謀和責任。領導的桂冠會落在那些理解和遵守準則的人身上。另外,身教勝過言教,如果你苛刻評論鄰居和同事,你就不能指望孩子以後會尊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