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顏前幾天過5歲生日的時候,收到了一套玩沙土的工具,有鏟子、小桶、小盆。這是她早就想要的,她高興極了。顏顏向媽媽張蘭“懇求”了半天,張蘭才答應她從外麵裝些土回家玩。
帶回土的這一天,顏顏應張蘭的要求,將土和工具一同放到了陽台,並被規定隻能在那裏玩。盡管如此,顏顏還是很高興,剛吃完飯,她就來到了自己的“沙土小基地”,玩了起來。她非常專注,先用鏟子將沙土堆成一個整齊的土堆,再將一部分沙土裝到小桶裏,從自己規定的“a地”“運”到了“b地”。接著。她又將小盆和鏟子也運送到b地,並在那裏裝了一盆土。她接下來的計劃,是將這一盆土壓緊實,然後將小盆倒扣過來,將土堆整齊地扣在地上,拿下小盆,就是一個“小山丘”了。她想好了,如果土太鬆散,不能形成一個圓形,那就去接點水,把土和成泥塊,再試一次。
顏顏非常專心地想著、做著。這時,張蘭突然走了過來,對顏顏說:“顏顏,別忘了媽媽說過什麼,不要弄得哪裏都是,尤其不要弄到衣服裏。聽到了嗎?”“知道了。”顏顏沒有抬頭,回答道。張蘭轉身走了,顏顏繼續做自己的“小山丘”。
不一會兒,張蘭又走了過來,問道:“顏顏,你這是在做什麼呢?這麼專心。”“嗯?”顏顏抬起了頭,看了看張蘭,想了一下,說:“我在做一座小山。”說了幾句之後,顏顏低下頭,似乎回想了一會,才想起自己做到了哪一步。
十分鍾後,張蘭拿著一塊西瓜走了過來,對顏顏說:“玩了這麼久,不口渴嗎?來,吃塊西瓜再玩……”
就這樣,顏顏不斷被打擾,最後,她再也無法集中注意力了,弄了一半的小山放在那,她跑到客廳看電視去了。
媽媽經常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那麼集中,殊不知很多時候,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媽媽無意中破壞了。這就給了媽媽一個啟示:孩子專心做事的時候,要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當然也就更加容易專注做事。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媽媽也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媽媽給孩子買了很多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媽媽要記住,孩子有兩三個玩具、兩三本書就可以了,太多的書籍和玩具隻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質,在培訓孩子的專注力時,媽媽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比較,而要從他的專注力基礎開始,耐心地加以培訓才是最好的辦法。
職場媽媽育子經
給孩子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讓孩子每天堅持做練習。比如,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錯誤,找異同,比大小、長短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如果孩子做得好,可以給予獎勵或口頭表揚。
“輸了就繼續努力”——毅力寶寶不怕失敗
做了媽媽的人,除了經常在一起討論孩子的可愛之處以外,想必也有過這樣的傾吐:“我家那孩子,自尊心特別強,每次幼兒園的小紅花必須要有他一朵,否則他回家就不高興。”“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馬上就撂挑子不幹了。”“誰要是說他幾句,他準受不了,立刻垂頭喪氣的……”媽媽們的這些苦惱,總結起來其實就是自己的孩子無法坦然麵對失敗,經受不住一點打擊。
孩子幼小的心靈不堪一擊,這當然不容小覷。如果不培養孩子麵對困難和失敗的勇氣,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呢?
訓練孩子的承受能力,讓自己孩子成為一個不怕失敗的堅強寶寶、毅力寶寶,媽媽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首先,一定要給孩子遭遇挫折的機會。如果媽媽總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幫他擋住傷害與失敗,那他就永遠都學不會如何承受失敗。所以,很多時候媽媽都要克製住自己幫助他的衝動,給孩子一個獨自麵對挫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