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培養孩子好習慣,上班族媽媽省心又省力(3)(2 / 2)

果然,張彤嚴守自己的承諾,每天下班之後,隻要婆婆說寧寧沒有玩電腦,那麼就在吃完飯後帶他出去玩一圈,或者是逛公園,或者到附近的商廈頂層滑冰、看電影。當然,有時是由老公帶著寧寧踢球。寧寧覺得每天都過得很有意思,也就漸漸地不那麼迷戀電腦了。張彤趁熱打鐵,對寧寧認真地分析了很多電腦遊戲的利弊,最後告訴他,玩遊戲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適可而止。寧寧像個男子漢一樣,拍著胸脯說自己一定能做到。

網絡遊戲作為當今遊戲市場的一部分,之所以讓很多孩子一頭沉溺進去無法自拔,就是因為孩子缺少大人的陪伴,加上自己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最後常常受網絡遊戲的毒害很深。80後媽媽的工作繁忙,如果缺乏對孩子的關心,或者忙碌了一天之後,回到家裏圖省事,就把孩子放在電腦前,給他們開一個動畫片,找一個小遊戲,把電腦當成孩子的“臨時保姆”,這都會間接導致孩子依賴電腦。因此,媽媽要合理地為孩子安排時間,多讓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多陪伴孩子,不要為自己一時的方便,為孩子埋下隱患。

另外,如果媽媽希望孩子適度接觸電腦,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那麼也一定要在旁邊給孩子一定的指導,不要放任孩子自己使用電腦,否則孩子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也可能沉迷於電腦遊戲之中,無法自拔。

最後,孩子玩什麼遊戲、怎麼玩,媽媽也要加以適度監督。市麵上流行的遊戲軟件,品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媽媽不要讓孩子隨便使用遊戲軟件,要選擇適宜孩子的遊戲軟件,最好是專門為孩子製作的遊戲教學軟件,例如智力遊戲、拚圖遊戲、看圖識字、外語學習遊戲等等。可以讓孩子適量地玩一些簡單的、健康的單機遊戲,不要玩網絡遊戲;可以在家裏適度地玩遊戲,不要進街麵上的網吧、電子遊戲室。

有些媽媽比較極端,認為遊戲負麵作用大,就一點也不讓孩子碰,這也是不對的。孩子接觸不到現在的一些電子產品,或者接觸電腦太晚,在同齡人之中的競爭力也會降低,或者說對於現代科技懂得少,也會在夥伴麵前感到自卑。正確看待網絡遊戲、電子遊戲,讓孩子適當接觸,但不過度沉迷,這就是媽媽應該掌握的最好尺度。

職場媽媽育子經

人們曾經說過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其實網絡遊戲、電子遊戲也是如此。媽媽要想讓它在孩子身上多發揮有益作用,就要記住多和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一聽到“遊戲”就“一竿子打翻”。這樣,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讓孩子受益。

有人在睡覺,走路靜悄悄

如果你遇到下麵這兩個不同的情境,你會作何感想?第一個情境:一個老人拄著拐棍艱難地走在天橋上,一個孩子活蹦亂跳地從旁邊跑過去。突然,孩子甩出去的手臂打在了老人的拐棍上,孩子顯然感覺很疼,嘴角發出“嗞”的一聲。老人的拐棍應聲倒在地上,他差點站不穩也倒在地上。這時,孩子氣得一腳將拐棍踢開,對老人喊道:“你走路不長眼睛啊?走那麼慢不知道靠邊走嗎?疼死我了!”說完就生氣地離開了。另一個場景:還是同樣的孩子,撞到了老人的拐棍。拐棍掉地後,孩子摸了摸被撞疼的手,立刻將地上的拐棍撿起來,遞到老人手中,並道歉說:“老爺爺,對不起,沒有撞到你吧?你快拿好拐棍,別摔倒了。”說完就微笑著離開了。

上麵這兩幅情境,想必為人母者看了之後,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後一幅畫麵走出來的那一個。因為無論孩子今天如何生活在媽媽的庇佑之下,遲早有一天,孩子會獨立,會接觸外麵的社會,一個懂事的孩子,才是容易被這個社會接受的人,也才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甚至可以說,懂事的、懂得為他人著想的孩子,才能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才能支撐起一小片天空。

懂事並不是一個人生來就有的品質,而是需要在後天被教育、被熏陶的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形成。懂事不僅是一種好的品質,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體現,還為一個人良好的人際關係奠定了基礎,要知道,一個自私、不懂得為別人考慮的人,身邊是難以有朋友圍繞的。所以,媽媽千萬不要認為寵著自己的孩子是對他的愛,事實上,教育他懂事才是最理智、最深沉的愛。

晨晨是家裏得寵的小寶貝,從爺爺奶奶,到姥姥姥爺,再到爸爸媽媽,家裏人凡事都以晨晨為先。晨晨雖然每天過著“無拘無束”的日子,但他卻不那麼懂事、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