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培養孩子好習慣,上班族媽媽省心又省力(1)(3 / 3)

一、水果類。水果是各年齡孩子都很喜歡吃也能夠吃的食物。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水果中的有機酸可促進消化,增進食欲;水果中含有果膠(一種可溶性的膳食纖維),有預防便秘的作用;水果還是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在兩頓飯中間給孩子加一個水果,是很好的選擇。

二、穀類食物。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穀類食物經膨化製成的食品,酥脆易於消化,可以適量給孩子吃。另外蛋糕中可選鬆軟的麵包、蛋糕、脆餅幹等作為孩子的午後加餐。

三、硬果類。如花生、瓜子、開心果、榛子、核桃等,含油脂較高,經加工製作後吃起來不但味道很香,還含有人體需要的一些必需脂肪酸、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鋅等,這些都是孩子們長身體時需要的營養素。

四、糖果類。偶爾給孩子吃一兩塊巧克力沒有壞處。不過巧克力是熱量很高的東西,孩子吃多了就不愛吃正餐。特別是體重超常的寶寶,糖分給得過多,就會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所以,這類食物可以給孩子吃,但要媽媽嚴格把關才可以。

一般來說,孩子三餐正餐保證營養,零食作為加餐或者稱之為兩餐之間的間食,有必要進行營養搭配,可以給孩子喝一瓶乳酸飲料,加上幾塊小餅幹。

另外需要提醒媽媽注意的是,有些零食,如果凍、薯片、蝦條等,雖然深得孩子喜歡,但基本對健康無益,因此媽媽必須嚴格把控,盡量不要給孩子吃這些零食。

控製孩子吃零食,媽媽還可以使一些小訣竅。比如,孩子吵著要吃“好吃的”,媽媽不要把裝零食的大器皿一下子拿出來,而隻給孩子拿一小塊,這樣就會讓孩子以為吃完就沒有了,否則,孩子看到還有很多零食,就會不停地要。再如,有的媽媽喜歡跟孩子“講條件”,孩子答應聽話,或者答應為媽媽做一件事,媽媽就給孩子一個零食獎勵。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做事消極的性格,並且會單純為了食物獎勵而做事,不利於媽媽的控製。

控製孩子吃零食,也是在給孩子上一堂很重要的課,媽媽要讓孩子變得有紀律、有自製力、有理智,這一堂“零食管理課”是必不可少的。

職場媽媽育子經

零食對於孩子來說,就像水之於仙人掌。要想仙人掌保持長久的生命力,水是不可缺少的,但萬萬不能多。少量、定時的澆水,仙人掌就能長期保持鮮活的生命;過量的水,不是對仙人掌的眷顧,而是對它的傷害。

九點了——“媽媽晚安”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媽媽要想給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就要讓孩子形成好的習慣,養成強健的身體,這是幸福的基本前提。那麼直接影響身體健康的生活習慣是什麼呢?除了上述所說的飲食習慣之外,睡眠習慣或者說作息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成人來說,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能夠使我們第二天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而對於孩子來說,除了有精力、學習效率高之外,睡眠是否充足,還直接影響著孩子身體的發育。長期處於困倦、疲勞之下,孩子的正常身體發育自然是難以保證的。因此,有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比成人更為重要。

但你的孩子是否每天很乖地準時上床睡覺呢?相信很多媽媽都會皺眉頭吧。孩子往往貪玩,加上自製力又比較差一些,幾乎很少會主動配合,到點就上床睡覺。大多時候,他們不是還在強睜著困倦的眼睛看動畫片,就是像“打了雞血”一樣,吵著讓爸爸、媽媽陪他們玩遊戲。

鬧鬧人如其名,是個很能“鬧騰”的孩子。媽媽蕭然也很納悶:這孩子哪來那麼多精力呢?

蕭然和老公都是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下班之後,一回家鬧鬧就纏著兩人不放,不是讓給他講故事,就是聽他饒有興致地講今天自己吃了什麼、玩了什麼。大多數時候,鬧鬧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跑來跑去的,別提多讓他開心了。有時,幾人玩了兩三個小時,蕭然和老公又困又累,都要睜不開眼了,鬧鬧卻還是精神地瞪著兩隻眼睛,吵著不讓他們睡覺。他們好不容易哄鬧鬧躺下,半夜又會聽到鬧鬧在偷偷看電視……蕭然和老公被鬧鬧“鬧”得筋疲力盡,每天上班的時候都要打著哈欠度過。

蕭然一次和老公談起這件事,都覺得長期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一來兩人的工作前途會受到影響,二來對鬧鬧的身體也不好——夜晚是身體各器官排毒的時間,鬧鬧這樣不休息,長期下來當然對身體有害。

蕭然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得先弄清楚鬧鬧晚上不困的原因。她想了很久,又打電話詢問了白天照顧鬧鬧的父母,才知道,原來老兩口每天睡午覺的時候,鬧鬧也會一塊睡,但老兩口隻睡半小時就起床,鬧鬧卻要睡到下午四五點。蕭然一下子明白了,難怪他晚上怎麼都不困呢,都在白天補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