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抓住關鍵——再忙也不能忽略的品格教育(1)(3 / 3)

一段時間之後,躍躍似乎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了樂趣,越來越喜歡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嚐試來戰勝“困難”,並且他變得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有時甚至會主動拒絕別人的幫助。看著自己的孩子遠離了變成“小小寄生蟲”的危險,杜琴懸著的一顆心也終於放下了。

媽媽的愛當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但這種愛過多,對孩子也將是一種負擔。因此,聰明的媽媽要將自己的愛適當“掩藏”起來,別對孩子傾其所有,試著讓孩子獨自麵對成長中的問題,這對孩子是另一種無言的大愛。

日本以教育孩子出名的大島先生,所奉行的就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愛,藏起一半。大島先生有一輛漂亮的豐田小汽車,每逢節假日常常載著全家外出遊玩。可是,到了工作日的時候,大島先生就會露出“嚴父”的麵孔,總是一個人駕車獨往,絕不讓10歲的兒子順道搭車上學。一天,兒子的氣管炎犯了,走起路來有點困難,就央求爸爸載他一程。可大島卻斬釘截鐵地說:“不行!”兒子無奈,隻好背著大書包沿著大街慢慢地往學校走。當他艱難地站在十字路口,想要走上高高的天橋時,卻發現爸爸正站在天橋底下等著他,頓時忍不住哭了起來。大島見到兒子,什麼也沒說,隻是掏出手帕替兒子擦去淚痕,然後一手拉著兒子,一手為他提著大書包,緩緩地登上一級級台階。快到學校的時候,大島突然開口了:“兒子,不要怪爸爸,你長大了,要有自己麵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不能總想著依靠別人。將來等你有出息了,你一定能買比爸爸這輛更好的轎車。”

大島先生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很值得媽媽們借鑒,這並不是要求媽媽們丟失另一半對孩子的愛,而是愛得更深沉、更科學,更有利於孩子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理智的媽媽都不是“包辦型媽媽”,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讓孩子學著去做。這樣,孩子才能有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如果一味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翅膀之下,孩子的交際能力和生活能力都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將來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和個人生活,這對孩子將是莫大的傷害。

職場媽媽育子經

孩子不會一輩子生活在媽媽的保護之下,他遲早有一天要“單飛”。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飛得更高、更遠、更輕鬆,媽媽就要盡早磨煉孩子一雙硬朗的翅膀。這樣,孩子在獨自麵對複雜、困難重重的社會時,才不會手足無措、無計可施。

撒謊不會長大鼻子,但會變“壞孩子”

在媽媽的眼中,孩子是單純、可愛的天使,他們的內心非常簡單,充滿了童真。也許媽媽們最初都不會想到,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會說謊。但事實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會說出第一個謊言,進而說出接二連三的謊言。而當媽媽意識到自己眼中純真的孩子也開始說謊時,心中的情緒波動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她們也許會覺得孩子很“可惡”,沒有原來那樣可愛;甚至會對撒謊成性的孩子產生厭惡感,生氣的同時也會十分擔心他們的未來。於是,有些媽媽就會給孩子講那個“匹諾曹”的故事,告訴孩子撒謊鼻子會變長,用這種嚇唬的方式來打消孩子撒謊的念頭。

嚇唬孩子的方法有沒有用呢?也許媽媽會看到孩子萬分驚恐地聽媽媽講完故事,又摸摸自己的鼻子之後,在短時間內變得很老實,不敢說一句謊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漸漸明白,媽媽騙了自己。在媽媽都以謊言欺騙孩子,又被孩子拆穿的情況下,試想孩子還會避諱撒謊這件事情嗎?他們不會把撒謊看成一件不好的事情,又會故技重施、舊病複發。

另一方麵,媽媽用嚇唬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也容易讓孩子分不清事理,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莫名的恐懼心理。這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是一種間接的傷害。孩子會莫名其妙地擔心,自己的身體變得怪異、誇張,擔心因此而受到小朋友的嘲笑。在這樣的心理擔憂之下,孩子難保不會走向性格偏激和畸形。可見,媽媽要讓孩子知道,撒謊並不會使身體某些部位變得怪異,或者受到傷害,但會讓孩子變得不乖、不討人喜歡。在這樣誠懇、真實的教育之下,孩子才能很好地遠離謊言。

那麼,如何教育孩子才是誠懇、真實的教育方法呢?這就要求媽媽在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先不要生氣,而要靜下心來,弄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是什麼,這樣才能夠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避免孩子再次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