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孩子撒謊可能出於三個原因:一是受到了來自身邊人的影響,二是覺得好玩,三是害怕受到父母的斥責。
首先,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愛撒謊的人,或者爸爸媽媽曾經當著孩子的麵撒謊,那麼孩子很有可能一次就學會這種“新奇”的事情。譬如媽媽白天收到了來自銀行的賬單,但為了不讓最近承受跳槽壓力的丈夫擔憂,因而隱瞞了這一事實。而當這一過程被孩子看在眼裏,媽媽又因為事情複雜而沒有很好地向孩子解釋清楚時,這一反常的事情就會深深印在孩子的腦海中。說不定在某件事情上,孩子就會學著媽媽的樣子,故意歪曲事情真相。這樣一來,孩子就學會了撒謊。這就告訴媽媽,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時刻要注意自己處事的行為,不要給孩子做出錯誤的示範。如果一些必要的“善良的謊言”不巧被孩子看到,媽媽一定要向孩子解釋清楚,以免孩子盲目地模仿。
其次,每個孩子都會經曆那麼幾次叛逆期。這時孩子往往不喜歡按常理“出牌”,甚至喜歡故意違背媽媽的意願、要求來行事,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喜歡故意“混淆視聽”,說一些不合常理的話。遇到這種情況時,媽媽也不要急著改變孩子,而是要以更加誠懇的態度來和孩子對話,盡量將孩子的思想帶到“正軌”上來。媽媽要告訴孩子撒謊非但不好玩,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樣,孩子就逐漸覺得自己撒謊的行為很“無趣”,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進而慢慢改掉撒謊的毛病。
珠珠是家裏人名副其實的“掌上明珠”,全家人都非常疼愛她。珠珠長著一口小虎牙,說起話來伶牙俐齒,笑起來更是可愛至極,常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可最近,媽媽劉玲發現珠珠那可愛的小嘴常常會吐出一些“不可愛”的話。原來,珠珠不知從哪學會了撒謊,並且樂此不疲。劉玲不禁著急起來——珠珠變成一個愛撒謊的姑娘,這可是影響她一輩子的壞事。
這天晚上,劉玲正在廚房洗碗,珠珠突然跑過來,著急地對劉玲說:“媽媽媽媽,你快去看,爸爸暈倒了!”劉玲嚇了一跳,手裏的碗立刻掉到了地上。她急忙跑到書房,卻看到老公安然無恙地坐在電腦桌前,正在專心地瀏覽網頁。劉玲氣不打一處來,一把拎起珠珠,以最快的速度走進陽台,把她丟在裏麵,嚴肅地說:“從現在開始你在這裏檢討!不道歉就不許你進客廳!”珠珠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劉玲絲毫不理會,轉身走出來並鎖上了門。
過了一會兒,珠珠不哭了,開始向劉玲求饒:“媽媽,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說爸爸暈倒了。媽媽,你讓我出去吧。”這時劉玲的氣差不多也消了,她看著珠珠那可憐的樣子,忍不住把她放了出來。劉玲對淚眼婆娑的珠珠說:“珠珠,如果你總是說假話來騙別人,那麼當你說真話的時候,別人就不會再相信了。記得媽媽跟你講的‘狼來了’的故事嗎?”珠珠含著淚點了點頭。劉玲繼續說道:“你想想看,假如你總是騙別人,那麼如果有一天爸爸真的暈倒了,你又去求助,別人還會相信你嗎?如果別人不相信你,不幫你救爸爸,那爸爸是不是很危險?”珠珠仔細想了想,有點害怕地點了點頭。劉玲又說道:“所以,你以後一定不能再說謊。一直說謊的孩子,就會變成不誠信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是沒有人喜歡的,也沒有小朋友願意跟她一起玩。”珠珠似乎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使勁搖著頭說:“媽媽我再也不撒謊了。”
由於孩子認知的局限性,他們經常會拿撒謊來鬧著玩,覺得不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這時媽媽不必大動肝火,隻要跟孩子講清楚道理,讓他們明白是非黑白,孩子自然會改掉撒謊的毛病。
另外,有些孩子撒謊,是因為父母曾經因為犯錯、撒謊等事情訓斥過孩子,孩子害怕再次麵對父母的嚴厲斥責,所以選擇隱瞞。其實,孩子年紀小,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媽媽隻需教他改正就可以,千萬不要隨便加以斥責,否則,孩子在恐懼心理的作用下,就會將自己的一切錯誤都掩埋起來。當媽媽發現孩子撒謊成性的時候,恐怕就悔之莫及了。
職場媽媽育子經
孩子是一株剛剛開始發育的幼苗,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因各種原因長出“雜枝”。媽媽應該以正確的心態麵對,千萬不要以暴力對待,或者視而不見。這時倘若媽媽能耐心修理,孩子自然能摒棄惡習,向著健康的方向成長。
不做“小淚人”,別拿哭當自己的武器
哭是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掌握的第一個本領。孩子的第一聲大哭,象征著這個小生命健康來到人間,對於全家人來說是幸福的哭聲。而從孩子出生到其學會說話這一段時期內,哭又是孩子與父母交流的工具——孩子餓了會哭、渴了會哭、困了會哭、尿布濕了會哭、身體不舒服也會哭……可以說,在這段時期內,哭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表達方式,是媽媽理解孩子的途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孩子已經學會說話了,能夠通過很多方式和媽媽交流時,還常常企圖以哭為武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作為自己發泄的途徑,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有害無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