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積極鍛煉,增強熱量消耗
多運動能增加熱量消耗,配合食療則是治療肥胖的最好辦法。運動量要逐漸增加,持之以恒,可選擇散步、慢跑、氣功、太極拳、舞劍等。
3.控製疾病,積極預防
肥胖者大多合並有高脂血症,所以降低人體內的血脂,能有效地控製脂肪的積聚。對繼發性肥胖,應以控製與治療相關的疾病為主。
不可不減的內髒脂肪
根據脂肪堆積的部位,肥胖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皮下脂肪型肥胖,即皮下聚積脂肪造成的肥胖。其特征是下腹部、大腿內側、臀部等下半身聚積脂肪。還有一種是內髒脂肪型肥胖,脂肪堆積在腹腔內,形成啤酒肚體形。皮下脂肪型肥胖者不必擔心會有重大疾病,但是內髒型肥胖者易患高脂血症、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等生活習慣病。以下是有助於減少內髒脂肪的食品:烏龍茶、韭菜、咖啡、辣椒等。
天天擔心敲門的訪客:癌症
憂愁、顧慮和悲觀,可以使人得病,積極、愉快和堅強的意誌、樂觀的情緒,可以戰勝疾病,更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巴甫洛夫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年代,傅彪、孫德棣、胡可心、陳曉旭……一個個因癌症而猝然離世的名人,讓人們不得產生一些思考:癌症頻發的誘因是什麼?有關專家指出,不良生活習慣是罹患癌症的重要原因,如果人們再不加以改變,就會為此付出沉痛代價。
關於癌症的病因有多種說法,但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基因突變。那麼,為什麼正常細胞會變成癌細胞呢?
我們體內細胞中有兩種基因,一種是促使癌變的基因,叫癌基因;一種是抑製癌變的基因,叫做抑癌基因。如果癌基因活性增強,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失去它的功能,癌症就會發生。基因發生變化,有遺傳的因素,更多的是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
1.不良的飲食習慣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細胞癌變的原因之一,會導致消化係統腫瘤、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生。
2.經常吸煙
肺癌是城市第一大癌症殺手,吸煙則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3.缺少運動
如果長期在室內工作,體力活動很少,出門也乘車,就容易使得高熱、高脂、高蛋白的飲食造成消化道病變。
4.不良情緒
研究表明,因壓力、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所誘發的癌症占到所有癌症發病率的60%~70%左右。
5.病毒或細菌感染
如肝癌和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關係密切,子宮頸癌的發病與感染乳頭瘤病毒有關,而胃癌已證明與幽門螺杆菌有密切關係。
癌症的預防
醫學專家通過研究已經證實有些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其方法是做好自我保健,從小事做起,防患於未然。
1.睡好覺。澳大利亞專家指出,人體細胞分裂的高潮是在夜間入睡以後,如果睡眠不好,人體就很難控製細胞在分裂過程中不發生突變而成為癌細胞,所以保證睡眠質量是防癌的首要因素。
2.常歡笑。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醫學專家經過實驗發現,癌症病人笑過之後,體內天然殺傷癌細胞的活性物質會得到很大提高。
3.不偏食。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人體如果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就會降低免疫力和細胞穩定性,從而誘發癌症。所以飲食應多樣化,種類越多越好。
4.慢慢嚼。口腔內唾液是人體殺死飲食中致癌物質的第一道防線,有專家收集了人的唾液,然後把各種致癌物質經過唾液處理後再作用於細菌,發現細菌突變的現象減少了,唾液隻要與食物接觸30秒鍾就能充分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