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第四編 自然療法,讓我活了下來(2)(2 / 3)

(二)學會食物的黃金搭檔,事半功倍

北京醫院營養科曾主任是首長營養保健專家,她曾在媒體披露了現時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基本食譜:

早餐: 半杯牛奶

一盤涼拌小菜:海帶絲、胡蘿 卜絲、青椒絲

一個麻醬鹹花卷

一小碗小米粥或蓮子羹

上午點心: 一小碗銀耳蓮子羹或麥麩粥

中餐: 什錦沙鍋(裏麵放10種以上的 食物)50克(1兩)左右的紅豆飯或薏仁米飯

下午點心: 半杯酸奶幾粒堅果

晚餐: 蘿卜絲鯽魚丸子小米粥

這是一份當今中國人飲食的“中央文件”,我很是認真地學習,吃透其中的精神,然後是“首長揮手我前進”。

“文件”精神很顯然是6個字:清淡、少量、多樣。

這張食譜中有兩個主題詞:“小米粥”和“蓮子羹”。

小米和蓮子,它們在飲食“多樣化”的理念下,居然可以出現兩次,足見其重要性。特別是“小米”。7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用“小米加步槍”來領導中國人民鬧革命;今天,“小米”又被用來指導中國人民奔健康。

為什麼“小米”總是不“小”呢?

我帶著疑問,走進書本。

原來,小米雖然姓“小”,但它對人體的營養價值卻比大米高。比方說,維生素B1和胡蘿卜素的含量都超過大米。它還有一個優秀的品質——鉀高鈉低,比例為66∶1。這種營養的比例正好符合人體的所需。它不像芹菜,在給你所需要的“高鉀”的同時還搭給你所不需要的“高鈉”。

中醫認為,多食小米可健脾,可以讓人保持充沛的體力。

“人無完人”,當然“物”也無“完物”。所以,小米也有缺點,它缺乏一種聽起來很專業的東西,叫“第一限製氨基酸”。但不要緊,隻要將小米與豆製品共同食用,就會能夠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變成一種完美的食物了。

我知道了這一知識以後,就隔三岔五地燒一碗薄薄的小米粥,另加一包黃豆粉,這不就是黃金搭檔了嘛!每每在享用它的時候,覺得美滋滋的。因為在品嚐人間美食的同時,我找到了一條飲食真理:學會食物的黃金搭檔,那就是事半功倍的價值。

這條真理,讓我發現了許多食物的黃金搭檔,同時也高效地解決了一些改善身體不適的飲食療法。

比如說,補鈣。這是女人一生的命題。我仔細想想:年幼時有利於長個兒,需要補鈣;懷孕時幫助胎兒生長,也需要補鈣;進入中年,壓力大、睡眠不好,又需要補鈣;更年期激素水平下降,更需要補鈣;到了老年,如不繼續補鈣,那骨質疏鬆症將會伴隨你終身。

一般人都認為最好的補鈣食物是牛奶,但有時和牛奶不能親和,喝了牛奶,不是拉肚子,就是過敏。對我來說,牛奶還不能多喝,畢竟過多地攝入糖分和脂肪,對現在的身體很不利。

當我知道有兩種食物可以搭檔食用後,補鈣的問題就解決了。這兩種食物就是“芝麻+山藥”。

芝麻,原來我隻知道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B1,能幫助通便,但不知道它還是補鈣的高手。每100克黑芝麻含鈣量是780毫克,是同等重量牛奶的六七倍。當然,芝麻如此高的含鈣量,必須由它的“伴侶”——山藥來幫忙,才能促進鈣質的吸收。所以,這個高效的補鈣作用是芝麻和山藥的共同傑作。

我嚐試過芝麻和山藥的各種烹飪方法,最後能拿來推薦的方法是“芝麻山藥泥”。

首先,將100克山藥洗淨、去皮、切塊,上鍋蒸熟後搗成泥狀。然後把炒好的黑芝麻搗成泥。再下來就是將山藥泥和芝麻泥合二為一,按自己的口味調味即可食用。

營養學家告訴我,如果將山藥芝麻泥作為晚餐的主食,不但有助於促進食欲,而且多吃也不會發胖,因為山藥的脂肪含量低。我想,這可美死了想保持身材的女人啊!

我收集了一些餐桌上的幾個“哥倆好”:

(1)玉米+豌豆=強防癌

玉米是個好東西,具有很強的抗癌作用。但它的賴氨酸含量低,與含賴氨酸高的豌豆,以3∶1的比例混合食用,可以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2)豆腐+海帶=體內碘的平衡

豆腐營養豐富,人見人愛。我們經常用老豆腐燉魚,據說這樣吃能大大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然而,營養學家經研究發現,豆腐所含的皂角苷成分會造成人機體碘的缺乏,因此,過多攝入豆腐也有問題。

海帶含碘多,但多食,也可誘發甲狀腺腫大。於是,如果將豆腐和海帶同食,正好互補。讓豆腐中的皂角苷多排泄一點,而不至於讓人因為碘多而“甲亢”,碘少而“甲低”。從而使體內的碘元素處於平衡狀態,人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