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悲觀型 這種性格向來被認為最不利於健康。與樂觀型相比,悲觀型的早亡風險高19%。研究人員發現,這種人日後容易發生帕金森綜合征。
6個不用擔心的心理問題
以下6個心理問題完全不必擔心,也不必緊張到有點困惑就扣上心理疾病的帽子:
1.“我想的事情太多了,腦子裏每天都是一團糟。”想得過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你可以經常問自己,“這個真的很重要嗎?需要我花那麼多精力嗎?”這種練習會讓你逐漸清醒。
2.“我擔心其他人對我有看法。”評估和留意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是一件好事,隻是你不必為這個耗費太多精力。
3.“我很容易心煩意亂,情緒就像過山車。”這並不意味著你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症,你可能隻是需要休息。
4.“我總是失眠,想著第二天的事情。”大部分人時不時會失眠,在睡覺前,花點時間為明天做個計劃,你就不必躺在床上胡思亂想。
5.“當我有點頭疼,我就擔憂是否身體出了問題。”注意你的生理感覺,這個很正常,隻要你不會因為一點疼痛就匆忙跑去急診室。
6.“我極度缺乏自信,每天都過得很壓抑。”你不必為此擔心,也許你是個優秀者。建立自信,隻需要專注做好你的每件事即可。
常見10種正常的異常心理現象
1.疲勞感 持續時間較短,不伴有明顯的睡眠和情緒改變,經過休息和娛樂即可消除。
2.焦慮反應 正常的焦慮反應常有其現實原因,如麵臨高考,但可隨著事過境遷而很快緩解。
3.類似歇斯底裏現象 多見於婦女兒童,如女性大喊大叫、撕衣毀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脅自殺、兒童可有白日夢、謊言表現。
4.強迫現象 有些辦事認真的人反複思考一些是不是得罪某個人、反複檢查門是否鎖好等情況,但持續時間不長,不影響生活工作。
5.恐怖感 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時仍出現恐怖感,有時也想往下跳,這種想法如得到糾正不再繼續思考,屬正常現象。
6.疑病現象 很多人都將輕微的不適現象看成嚴重疾病,反複多次檢查,但檢查如排除相關疾病後能按醫生的勸告,屬正常現象。
7.偏執和自我牽掛 如走進辦公室時,人們停止談話,就會懷疑人們在議論自己,這種現象通常是一過性的。
8.錯覺 正常人在光線暗淡、恐懼緊張及期待等心理狀態下可出現錯覺,但經反複驗證後可迅速糾正、成語“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覺 正常人在緊張時可聽到叩門聲、呼喚聲,經確認後能意識到是幻覺現象,醫學上稱之為心因性幻覺、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覺,不能視為病態。
10.自笑 自言自語、有些人在獨處時自言自語甚至邊說邊笑,但有客觀原因,能選擇場合,能自我控製,屬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