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對生活充滿熱愛,充滿向往,覺得生活充滿樂趣。這種對生活的熱情,不僅表現為積極工作,勤奮學習,還表現在注重體形的健美鍛煉與麵容的修飾。
心理健康的第二個標誌是情緒的穩定,即不管麵對怎樣的逆境,遭受怎樣的打擊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和奮發向上的朝氣。
心理健康的第三個標誌是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無論是生活在喧囂的城市,還是生活在邊遠山區;無論是坐在辦公室中處理公務,還是在田間、工廠勞動,都能迅速按環境的變化調整生活的節奏,使身體迅速適應新的環境需要。
這樣就不至於給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中老年心理健康的標準
1.感覺、知覺好;
2.記憶良好;
3.思維健全敏捷;
4.想象力豐富;
5.情感反應適度;
6.學習能力始終不衰;
7.人際關係和諧;
8.有自知之明。
心理健康的5種營養素身體的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營養,事實上,心理營養也非常重要,若嚴重缺乏,則會影響心理健康。
第1種 愛。最為重要的精神營養素是愛。愛能伴隨人的一生。童年時代主要是父母之愛,這個階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確的父母之愛,將影響其一生的心理健康發育。
少年時代增加了夥伴和師長之愛,青年時代情侶和夫妻之愛尤為重要。中年人同事、親朋和子女之愛十分重要,它們會使人在事業家庭上增添信心和動力,讓生活充滿歡樂和溫暖。而老年人晚年幸福是關鍵。
第2種 宣泄和疏導。心理負擔若長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導,則會加重心理矛盾,進而成為心理障礙。適當的宣泄和疏導可吹散盤旋在心頭的不健康的濁氣。
第3種 善意和講究策略的批評。一個人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的批評,勢必會滋長驕傲自滿的毛病,但過於苛刻的批評和傷害自尊的指責會使人產生逆反心理。遇到這種心理病毒時,應提高警惕,增強心理免疫能力。
第4種 堅強的信念與理想。信念和理想猶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幫助人們保持平穩的心態,度過坎坷與挫折,防止偏離人生軌道,進入心理暗區。理想和信念能使人在麵臨困難和挫折時,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第5種 寬容。寬容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寬容是一種人生境界。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寬容是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自己不和自己過不去。麵對不順心如意的人和事,寬容是脫離種種煩擾、減輕心理壓力的法寶。
心理問題概況
對心理問題,可以有幾種解釋:
第一,心理問題是指心理學中的問題,如心理是什麼、心身關係、心理與實踐、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等等,均為心理問題。
第二,心理問題是指心理學中研究的問題或心理學工作者研究的問題,如心理學研究什麼問題、心理學研究的課題、某心理學工作者正在研究什麼問題,均屬心理問題。
第三,心理問題是指人們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如情緒消沉、心情不好、焦慮、恐懼、人格障礙、變態心理等等消極的與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問題。(嚴格來說,心理問題無褒貶之意,既包括積極的,也包括消極的。)心理問題不同於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內在精神因素準確的說是大腦中樞神經控製係統所引發的一係列問題,它會間接的改變人的性格、世界觀及情緒等。
(一)心理問題等級劃分
心理問題等級劃分從健康狀態到心理疾病狀態一般可分為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狀態與非健康狀態的區分標準一直是心理學界討論的話題,不少國內外心理學學者根據自己研究調查的結果提出了多種心理健康標準。筆者在臨床心理學實踐工作中,總結了前人的理論與經驗,提出了一簡捷的評價方法。即:從本人評價,他人評價和社會功能狀況三方麵分析:
1)本人不覺得痛苦。即在一個時間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樂的感覺大於痛苦的感覺。
2)他人不感覺到異常。即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出現與周圍環境格格不久的現象。
3)社會功能良好。即能勝任家庭和社會角色,能在一般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或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