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礦物質均衡(2 / 2)

(7)碘

是甲狀腺的重要組成部分。碘具有促進蛋白合成,活化多種酶,調節能量轉換,加速生長發育,促進傷口愈合,保持正常新陳代謝的重要生理作用。人體缺碘則導致甲狀腺腫大,發育停滯、癡呆等症狀。人體每日需攝入碘0.2毫克左右。來源:海帶、紫菜、淡菜、海參等。

(8)銅

銅在機體內以銅蛋白形式存在,銅具有造血、軟化血管、促進細胞生長、壯骨骼、加速新陳代謝、增強防禦機能的作用。抗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和防輻射,有抗癌、抗輻射作用,壯陽,對陽痿有一定作用。缺銅能使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導致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病。缺銅能引起白癜風、白發等黑色脫色病,甚至導致貧血、雙目失明等。人體每日需攝入銅1.3毫克左右。來源:動物肝、腎髒、魚、牡蠣、堅果、豆類等。

(9)硒

是體內穀脫甘肽過氧化酶的主要成分,參與鋪酶的合成,保護細胞膜的結構,硒能刺激免疫球白及抗體的產生,增強體液和細胞免疫力,有抗癌作用。硒還有抗氧化作用,使體內氧化物脫氧,具有解毒作用,能抵抗和減低汞、鎘、鉈、砷的毒性,提高視力。人體每日需要攝入硒0.068毫克左右。來源:動物肝、腎髒、肉類、海產品等。

(10)氟

是形成堅硬的骨骼和牙齒必不可少的元素,以氟化鈣的形式存在,對骨骼和牙齒的健康生長起到重要作用。缺氟可造成齲牙(蛀牙)。人體每日需攝入氟2.4毫克左右。

(11)鉻

能協助胰島素發揮生理作用,維持正常糖代謝,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缺鉻會發生動脈硬化、糖尿病綜合症、膽固醇增高、心血管病等。人體每日需攝入鉻0.25毫克左右。來源:肉類、未經加工的帶有皮殼的糧食、豆類、啤酒酵母和動物肝髒等。

(12)錳

是人體中多種酶係統的鋪助因子,它參與造血過程和脂肪代謝過程,能參加體內物質代謝,能以氧化促進劑的作用提高蛋白質在人體內的吸收,具有促生長,強壯骨骼,防治心血管病的功能。缺錳則骨質的破壞細胞的活性大大增強,出現骨孔增加,骨組織疏鬆變脆。人體每日需攝入猛4.4毫克左右。來源:堅果、茶葉、豆類、未經加工的帶有皮殼的糧食等。

溫馨提示

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與其他營養素一樣,並不是“多多益善”,每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發揮其生理功能都有它們在體內一定的適宜範圍,小於這一範圍就可能出現缺乏症狀,大於這一範圍則可能引起中毒,因此,一定要正確掌握它們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