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校長的專業精神需要高規範的標準。所謂高規範的標準,更大程度上是指校長專業精神中的一種內在要求,這種要求是建立在高卓價值觀上的,更離不開學術的涵養。高卓的價值觀使校長具備了超越當下的勇氣,學術的涵養使校長具備了超越當下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高規範的標準使校長不斷保持著正確前行的方向與目標。借用李·舒爾曼構建的教學學術標準:有用、真理、美感、正義。作為一個校長所體現出的專業精神也離不開這樣的標準,不過與教學學術標準不同的是,作為一個校長的高規範標準則體現出不同的內涵。所謂“有用”是指校長的專業範疇要深深地紮根於教育現實的土壤裏,校長要能夠在豐富而具體的情境中,用教育的眼光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理”是指校長要在專業工作中以追求事實真相為自己的首要責任;“美感”是指校長要在專業工作中能夠引起人的內在美好感受,而不是相反;最後,“正義”是指校長的專業工作要能在更大範圍內促進社會公平發展,而不是屈服於某種利益或者情緒。在以“有用、真理、美感、正義”為高規範標準的內在塑造下,校長的專業實踐將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漫漫長路。
第四,校長的專業精神需要不懈追求的品質。校長的專業精神中最給人直接感受的是一種不懈追求的品質,這種品質既體現在向內的思想求索,又體現在向外的實踐開拓。對梅嶺小學來說,近70年的辦學實踐,我們始終相信教育原本擁有更大的現實與曆史的擔當,始終以兒童的福祉為自己的教育追求,始終不放棄對教育本源問題的追問,始終以“為梅嶺的每一個孩子而教”為一切教育行為最高的信念,這種內在的思想求索的經曆伴隨著梅嶺小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也是梅嶺小學成長的最好印證。在內在求索的同時,梅嶺小學不斷開拓著自己的教育實踐,為自己創設一個又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教育情境,也為自己提出一個又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命題,從而為自己打開了一扇又一扇可以眺望未來的教育視窗。無論是向內的思想求索,還是向外的實踐開拓,一個校長都要將生命中最長久的時光、最大的熱望、最純粹的愛交付給一項最孤獨的事業。然而,正是這樣一種沒有任何現實利益預期承諾的付出,才使得這樣的追求過程顯得愈加純粹可愛,以至於高貴到令人羨慕的程度。仔細剖析其純粹的基因,可以觸摸到一個校長對兒童、對教育所具有的溫情以及建立在溫情之上的深刻理解。
第五,校長的專業精神需要不竭地創新的特質。“不竭地創新”所展示出的不僅是一個校長對自我的不斷超越與突破,更是一個校長將教育想象變為教育現實的能力。很顯然,在將教育想象變為教育現實的過程中,在自我超越與突破的過程中,校長的專業精神得到了最好的詮釋。以梅嶺小學為例,在學校急速發展的過程中,學校不斷麵臨從未出現過的問題,如校區分散帶來的管理問題,教師構成的多元帶來的對學校文化的衝擊問題,等等。解決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事實上,即使有也無法抽離具體的情境而在梅嶺的教育生活中產生效力。在麵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梅嶺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三級一係統”的管理策略,並在實際運用中有效地抑製了名校資源的稀釋;梅嶺人更是創造性地構建了一所教師專業發展的“常春藤學院”,不僅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更是實現了教師精神氣質的改變,並以此實現教師行為方式的轉變,進而促進梅嶺教育生活質態的改善,最終將梅嶺“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變成一種可以觸摸的存在。
在《到燈塔去》的結尾,弗吉尼亞·伍爾夫意味深長地寫道:“我已看到了最美好的景象。”教育所具有的未來性使我們當下的每一個教育者都麵臨著落後於時代的危險,如何才能夠超越時代的期待?如何才不會辜負教育所承載的希望?當然,無論將來還是現在,從來也不會存在一個理想的教育世界,在追尋校長專業精神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時刻問問自己:我已看到最美好的景象了嗎?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