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校,把時間流成幸福的河(2 / 3)

幸福的爺爺,聰慧的孩童,上實小讀書成了他們的願望,成為實小人是他們的驕傲。

方彬老師作為實驗小學的畢業生,如今又回到母校工作。去年,她的雙胞胎女兒也光榮地成了媽媽的校友。在當地,上實驗小學讀書,接受優質的教育,孕育幸福的人生,成為家長和孩童的共同願望,也成就了代代相傳的溫暖的教育情緣。

實驗小學從1908年創辦始就堅持“兒童本位”思想,實踐“動的教育”,成為“窗口學校”。“藝術教育”“藍天下的課堂”等名揚大江南北。新世紀以來,學校踐行“人本和諧”的教育理念,打造了“輕負擔、高質量、有特色”的辦學品牌。少兒機器人項目在國際、國內比賽中摘金奪銀,文藝演出登上央視舞台,形體、書法、國畫、兒童畫、手工、線描、主持人、小記者等特色活動課程,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更大的可能。近幾年的“幸福教育”實踐,碩果累累,影響廣泛,學校成了家長、兒童和教師心靈向往的樂園。

二、學校,流連忘返的成長學園

一位年輕老師在教師節座談會上說出大家的心聲:“每年暑假覺得時間太長,剛放假的時候還挺愜意的,可到了後半段就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總盼著早點兒開學,和同事們一起讀書、工作,感覺最快樂;和孩子們一塊兒學習、遊戲,感覺最充實;和成長、成功的學校一起發展,感覺最幸福。”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學校這一特殊場域對於人的成長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學校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地方,一個充滿魔力的地方,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1.課堂,是學生心中永遠的“美好”

課堂,是兒童學習成長的地方。實小教師精心烹製的精神大餐,彌漫著濃濃的兒童味、學科味、文化味、生活味和成長味,師生在體現“生本、生態、生活、生長”特質的幸福課堂上,自主探究,合作互動,和諧共生,教學相長。

徐娟老師在執教《父母的疼愛》中有這樣的情境:

出示課件,播放《愛心在一起》音樂,老師講述“年輕遇難母親的感人短信”的故事。

聽完後討論:此時此刻你在想什麼?(父母因為愛孩子可以付出生命;父愛、母愛了不起,太偉大……)

小結:相信同學們和老師一樣被這偉大的母愛深深地震撼,你們也會更加地愛爸爸媽媽。

製作“許願卡”:親愛的父母——真情告白。

老師在黑板上貼上“許願樹”,學生在心形紙上寫祝福語,掛到“親情樹”之前,讓他們先讀一讀。

在《感恩的心》伴奏音樂中,每個孩子都高高舉著手,想把自己的真情讀出來……

這種“溫度”和“深度”,是幸福課堂特有的一種模樣!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路線而沒有激情的旅程。”學校對幸福課堂的探尋,讓師生都漸漸感受到課堂有生命、會呼吸。讓人流連的課堂是學生樂於學習,學得輕鬆,身心愉悅;是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是每個學生都被老師關注,答錯時能被老師和同伴理解,困惑時能得到他人的真誠幫助。

2.活動,成了學校最亮的風景

孩子們的生活,是以活動的形式再現的。課堂活動、課間活動、上學放學活動,以及假日活動等等,這些活動給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舞台和背景。在擁有百年積澱的淮安市實驗小學,活動更是校園一抹獨特的風景,讓孩子流連忘返。

2013年秋,鑫鑫同學通過報名、演說、投票等係列過程,光榮地成為一名“小學者”。新的一周開始啦!陽光好美喲,風兒好輕呀,一批“小學者”在校長的關切聲中,掛上胸牌,有模有樣地“出訪”啦!

見麵儀式開始了,接見鑫鑫的是班級最高領導——班長。首先由班長向鑫鑫作自我介紹和班級介紹。接著是鑫鑫同學自我介紹,並誠懇請求:“希望得到同學們的幫助和指導,出訪一周,我將好好學習,把最好的經驗帶回去。”最後,班級聯歡,歡迎鑫鑫小學者,並在表演過程中,同學們互贈明信片,拉近彼此的距離。

如同家中來了客人似的,迎來“小學者”的班級,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現在“小學者”麵前。做操時,動作做得更加標準;發言時,一個個爭先恐後。同學們都想和小學者一爭高低,他們也期待自己能夠成為“小學者”。小學者的來訪無形中給其他的學生以鞭策。與小學者同桌的孩子尤其認真,經常在小學者需要幫助的第一時間出現,而且在各方麵都表現得非常優秀。老師說:“同桌就是我們班的形象大使,也是小學者的小秘書。”全班的同學就在這種積極的氛圍中,走向優秀、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