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1章 3 掌握快慢的平衡術(1 / 1)

第十二篇第二章3 掌握快慢的平衡術

如何在穩固事業的同時擁有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是一門藝術,也是掌握快慢平衡的關鍵點。事業成功就可以掩蓋掉付出的所有代價嗎?究竟是一邊倒的事業成功還是平穩美滿的生活更值得羨慕?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會是統一的,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後者,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事業和家庭、外界和自我之間尋求平衡。

1962年,莫提梅·艾德勒博士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年會的職場會議發表演說時,敦促與會者不要把全部心力都放在職場上,而要重視“生活的各個層麵,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那次重要的演說促成了MDRT致力推動的“全人觀念”(Whole Person,最初稱為Whole Man)。

1992年,全人委員會草擬了一份“全人”的定義:全人是盡畢生之力,使生活的各個層麵達到平衡與和諧,並持續發展完整的潛力。全人委員會也確認出生活中必須保持平衡的七個重要層麵:家庭、健康、教育、職業、服務、財務與心靈。全人標誌中環環相扣的七個環,代表的正是這七個領域。

家庭:這是全人圈的第一環,全人重視與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大家族成員的相處,並且努力用愛、分享、相互尊重與開放的心胸,來建構良好互動關係的基石。全人圈中的家庭環包含家庭生活的不同層麵,例如,經常溝通、製造相處時間、愛、研究家譜、開放的心胸、相互尊重與危機支持。

健康:全人期刊中建議要透過對身心有益的研讀、飲食、運動、生活方式與習慣,來維持健康的身心。換句話說,健康的身心是使人維持平衡的要素。適當的壓力管理、健康的飲食、控製體重和運動,都是健康這個環節的重要項目。

教育:根據全人期刊,全人應該“追求知識與新技巧,以使生活更加充實,效率更高,對終身學習懷有熱忱。”這個忠告不僅適用於業務議題,也適用於社會與情感議題。教育環強調啟發、充實,以及運用新觀念和技巧來協助他人。

職業:全人應該“在職業生涯中,遵循道德準則,努力創造更高的生產力,追求知識與技巧,參與業界與職業組織並作出貢獻”。職業環包含:道德、客戶溝通、生產力、終身學習、客戶服務、專業精神、有效的人際溝通技巧和產業參與度等八大重要領域。

服務:全人應該“自願貢獻時間、精力、領導能力,以及財務資源,以服務小區、人事服務組織、教育機構、政府、市政與慈善組織,以及其他值得貢獻心力的機構,不預期任何個人的回報”。

財務:全人知道“如何量入為出、享受與分享辛勞的成果,以及根據生命中的不同階段,規劃並實施能創造、累積與儲蓄資金的計劃”。資金的創造、累積與儲蓄,是財務環的重要部分。

心靈:全人應該“根據信念,過有原則的生活,努力促成心靈的發展”。心靈還反映出在全世界的民眾身上經常可見的價值觀與態度:信仰、理想、標準、對他人的尊敬、支持、倫理、啟發與道德。

全人理念提出的這七個領域環環相扣、互相影響,隻有重視生活中的這些領域,才有可能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