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第二章6 保養大小腸從揉腹做起
大小腸在人體中有很重要的功能,具體而言,小腸有三種功能,即消化、吸收和分泌及運動功能,其中以吸收和分泌功能為主。
在消化係統中,食物在口腔和食道內實際上不被吸收。在胃內,食物的吸收也是很少的,胃可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大腸主要吸收水分和鹽類。因此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人的小腸長約5~6米,它的黏膜具有環狀皺褶,並擁有大量指狀突起的絨毛,因而使吸收麵增大30倍,達10平方米; 食物在小腸內已被消化,適於吸收;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也相當長。這些都是對於小腸吸收非常有利的條件。
小腸的另一主要功能為分泌功能。小腸內有十二指腸腺和腸腺兩種腺體。腸腺的分泌液構成了小腸液的主要成分。小腸液中含有多種酶,這些酶將對於將各種營養成分進一步分解為最終可吸收的產物具有重要意義。食團以及食物的消化產物對腸黏膜局部的機械刺激和化學刺激,可引起小腸液的分泌。在食物的刺激下,胃腸黏膜釋放的胃泌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多種激素,也有刺激小腸分泌的作用。
大腸是消化管的末段,包括盲腸、結腸和直腸。人類的大腸內沒有重要的消化活動,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鹽類,以及暫時貯存經消化吸收後剩下的食物殘渣。
大腸接受由小腸泌別清濁後剩下的食物殘渣,再吸收殘餘的水液,形成糞便,傳送至大腸末端,經肛門而排出體外。
中醫認為小腸為受盛之官,大腸為傳導之官。大小腸在人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學會保養。
陸遊非常喜歡按摩,並從中受益不少,他堅持“飯後自做揉腹功”,他認為飯後頻摩腹可以有助消化。揉腹不僅可以養生,而且對多種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便秘及腎炎等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北宋醫家王唯一認為揉腹可以調和氣血,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係統功能,使胃腸等髒器的分泌功能活躍,明顯改善大小腸蠕動功能,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防止和消除便秘。
腹部按揉操作方法如下:
一般選擇在夜間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取仰臥位,雙膝屈曲,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
取仰臥位,以右手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次數可多可少,50~100次均可,用力適度,右手做完再換左手按逆時針方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