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第二章 髒腑順,方可益壽延年
1 養生當以養心先
中醫認為養生要養心、養身兩養並重,養身首先養心。
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配合其他所有髒腑功能活動,起著主宰生命的作用。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兩個:
1.心主血脈
心主血脈包括主血和主脈兩個方麵。全身的血,都在脈中運行,依賴於心髒的推動作用而輸送到全身。脈,即血脈,是氣血流行的通道,又稱為“血之府”.心髒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它推動血液在脈管內按一定方向流動,從而運行周身,維持各髒腑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中醫學把心髒的正常搏動、推動血液循環的這一動力和物質,稱之為心氣。另外,心與血脈相連,心髒所主之血,稱之為心血,心血除參與血液循環、營養各髒腑組織器官之外,又為神誌活動提供物質能量,同時貫注到心髒本身的脈管,維持心髒的功能活動。因此,心氣旺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心主血脈的功能才能正常,血液才能在脈管內正常運行。
如果心主血脈的功能失常,即可產生相應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 心氣不足:即心的精氣虛少,推動血液運行的功能減低。可見心慌心跳,麵色無華,脈虛無力等。
(2)心血淤阻:若心氣不足,血運無力,可導致心髒血液淤阻。可見心悸,心前區憋悶疼痛,麵色灰暗,口唇青紫,脈搏節律不整等。
(3) 心血虧虛: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以心氣強健、血液充盈、脈道通利為基本條件。如果心血虛少,脈道不充,則可見心悸、麵色口唇蒼白、脈細無力等。
2.心主神誌
心對於人體,如同君主在國中處於主宰地位;九竅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職責一樣。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竅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條不紊地發揮其作用;如果心裏充滿著各種嗜欲雜念,眼睛就看不見顏色,耳朵就聽不見聲音。所以說,心要是違背了(清靜寡欲的)基本規律,各個器官也就會失去各自應有的作用。
因此,養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在養心。鑒此,我們要注意心理衛生,學會從以下幾個“心”做起:
(1)靜心。就是要心緒寧靜,心靜如水,不為名利所困擾,不為金錢、地位鉤心鬥角,更不能為之而寢食不安。
(2)定心。每個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事在人為,樂在創造。要善於自我調整心態,踏實度日,莫為瑣事所煩憂。豁達樂觀,喜樂無愁。縱有不快,也一笑了之,豈非愜意?
(3)寬心。要心胸開闊。宰相肚裏能行船,心底無私天地寬,讓寬鬆、隨和、寧靜的心境陪伴自己,豈非是快樂每一天?
(4)信心。麵對生活中的失意與坎坷,不灰心、不氣餒,對生活抱有十足的信心,堅信通過努力,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潛能,就能渡過難關。
(5)善心。要有一顆善良之心,時時處處事事都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好善樂施獻愛心,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的援助之手,自己的心境也會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