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第二章3 千萬不要陷入補氣血的誤區
對養生保健來說,補氣血固然重要,主動調養氣血本來也是好事,但由於人雲亦雲,方法不對,也因此導致了不少啼笑皆非的笑話。有位女士就曾經興致勃勃地對朋友說,她們辦公室所有大小女孩都吃統一的補品——烏雞白鳳丸。
人和人體質不同,氣血水平不同,補氣血怎麼可以整齊劃一呢?放眼望去,市麵上的氣血養生誤區比比皆是。
1.隻有女人需要養氣血
在90%以上的人眼裏,補氣血是女人的事,甚至更無知一點說是產後婦女的事。雖然由於生理的原因,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血虛,但並不能因此說補氣血是女人的專利。
在臨床上,男人得虛證的也不少。老年多虛證,久病多虛證,其他如先天不足、煩勞過度、飲食不節、饑飽不調等,皆能導致虛證。所以男人也要注意補氣血。
2.運動能增加氣血能量
運動會打通經絡,強化心髒功能,提高清除體內垃圾的能力,但是不會增加人體的氣血能量。運動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環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閉塞的經絡暢通,特別是對於心包經的打通有很好的效果。心包經的通暢,可以強化心髒的能力,提升人體的免疫功能,也會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人體廢物的排除。
如果隻是單純的運動,完全不改善生活習慣,增加或者調整睡眠的時間,則運動隻是無謂的消耗血氣能量而已。
現代許多繁忙的都市人都利用夜間進行運動,人體經過了一整天的體力消耗,到了晚上必定已經沒有多餘的能量可供運動。因此運動時身體必定是調動儲存的肝火,加上運動的激發,精神處於亢奮狀態,在夜間九、十點鍾停止運動後,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讓這種亢奮狀態消除,才可能入睡。由於肝火仍旺,這一夜的睡眠必定不安穩。這種運動對身體不但沒有任何益處,如果形成長期的習慣,反而會成為健康的最大殺手。有的人以為運動可以創造能量,所以才能在運動之後精神特別好,殊不知完全是透支肝火的結果。
3.寒涼的食物不能吃
並不是所有的寒涼食物進入肚子裏都會對身體產生負麵影響,隻要與人的體質、吃的季節相適宜,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體大量出汗,而適量吃些大寒的西瓜,它能除燥熱,又能補充人體內因出汗過多而丟失的水分、糖分,這時的西瓜對身體來講就能起到協調、補血的作用,而天冷時吃西瓜就容易導致血虧。
寒、熱食物要搭配著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時,一定要配上溫熱性質的生薑,用薑去中和蟹的寒涼,這樣就不會對身體有任何的傷害,還利於蟹肉的消化、吸收。
4.黑色食物一定能補血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宣傳——黑色食物補腎、補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帶、紫菜、烏雞骨等。其實並不盡然,溫熱是補、寒涼是瀉。黑米、烏雞性溫,補血、補腎效果明顯;黑芝麻,性平,補腎、補肝、潤腸、養發;黑豆,性平,補腎、活血、解毒;黑木耳性涼,海帶、紫菜性寒,夏天可以經常吃,冬天盡量不要吃。
所以,任何食物補還是不補,一定要看食物的屬性,而不是根據顏色排資論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