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第二章2 夏日需清補,諸病皆能除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麵。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
朱丹溪認為,夏季養生注重“滋陰去火”,那麼如何能做到滋陰去火,達到養生的目的呢?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方麵:
1.要晚睡早起
夏季養生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也就是說每天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晚些入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由於夏季晚睡早起,相對睡眠不足,因此夏日午睡是夏季養生健身的重要方法,既能補償夜間睡眠的不足,更能順應人體生理特點的養護需要。午睡時間一般以1小時為宜,要注意睡眠姿勢,可平臥或側臥,並在腹部蓋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2.重調精神
夏季烈日酷暑,腠理張開,汗液外泄,汗為心之液,心氣最易耗傷,所謂“壯火食氣”。要做到神氣調養就必須做到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使心神得養。因此,應多參加一些文娛活動,外出旅遊,消夏避暑等,這樣既使人心曠神怡,又可鍛煉身體。
3.要防曬護膚
夏季陽光照射會對人體產生一係列不良影響,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能使皮膚曬黑,而且還導致白內障,曬傷皮膚,引發皮膚癌。此外,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易發生中暑。因此夏日外出時要戴遮陽帽、太陽鏡,以減少紫外線對皮膚和眼睛的損害。夏天人體容易出汗,應注意選擇護膚品。
4.要巧運動
夏天氣候炎熱,對人體消耗較大,若長時間在陽光下鍛煉可能引起中暑,所以,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到公園、河岸、湖邊,或庭院,選擇合適的項目鍛煉,如太極拳、太極劍、廣播操、慢跑、散步等。在江河湖海進行遊泳鍛煉,令人心曠神怡,有利於調節情誌,增進健康。
5.勿貪涼
夏季養生要注意勿貪涼。老年體弱者,陽氣不足,如長時間對著電扇吹或久居空調室內,會感到頭昏腦漲,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導致受涼感冒等病症 。
6.防中毒
夏季養生要涼意飲食衛生,防中毒、中暑。盛夏細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發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腸功能薄弱,抵抗力差,發病後極易發生脫水而危及生命,故應做好預防工作。
7.要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這是中醫養生中的精髓所在。“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在夏季這些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辨證施治,適當地內服和外用一些方藥,以預防冬季舊病複發,或減輕其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