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二章2 體力勞動≠體育運動
在生活中,總是聽到有人這樣說:“我每天都幹很多活,要工作,還要做家務,這不就等於運動了嗎?”其實,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體力勞動作為一種身體活動,對增強體力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終究是兩回事。大家知道,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們,由於工作特點和勞動方式的製約,大都是限於身體局部的反複活動和固定姿勢的動作,身體範圍和性質受到很大的限製,因此,對身體的影響隻能局限在某些部位的組織和器官。長年累月單一重複的勞動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勞,而長時間局部勞動的結果很可能造成職業性的缺陷或疾病。例如,長期單調的彎腰動作,容易使腰背肌群疲勞,骶棘肌損傷,通常稱腰肌勞損;有些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會使下肢及腰背肌肉長期緊張,還會造成下肢血液回流的障礙,容易導致下肢靜脈曲張;而需長時間坐著工作的,則會使腹壓增高,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身體的畸形發展。
因此說,體力勞動並不等於體育運動。單純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到了中年時期,常會感到體力明顯不足,健康狀況下降。對於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來說,經常因時、因地製宜地參加自己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勞動過程中做幾節生產操、工間操,伸伸腿、彎彎腰,或者有意識地做幾節與自己勞動姿勢相反或改變體位的活動。如持續弓身彎腰的,可做些後仰伸展的動作;搬運裝卸重物後,可做些放鬆四肢的活動等,緩和一下機體的緊張度,使機體得到必要的放鬆和休息。雖然從表麵上看,又增加了部分體力活動的時間和數量,然而,這些活動可以使人體有關部位的組織和肌肉得到鍛煉,還可以增強心肌的收縮力,提高心髒功能和血管彈性,使肺活量增大,神經係統更加靈活,反應機敏。
可見,長期堅持體育運動,可以使人的中樞神經係統、運動係統以及消化係統、呼吸係統等內髒器官產生潛移默化的良性刺激和影響,從根本上增強體質,改善和提高健康水平。
因此,切勿以為自己是體力勞動者就可以忽視參加體育和健身運動,不僅要參加,而且還要進行多種多樣的活動。長期堅持,相信一定會給你的健康以及你所從事的勞動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