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福州市《關於建立我市城鎮居民大病保險製度的通知》規定,2013年1月1日起福州市建立城鎮居民大病保險製度。在一個參保年度內,福州市城鎮居民參保人員因患大病發生的個人負擔的醫保目錄內住院及門診大病醫療費用,超過上一年度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部分,10萬元以內,給予大病補償,補償比例為50%,參保人員個人無需另外繳費即可享受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待遇,保費全部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中支出。
(福州市、泉州市醫保中心)
漳州市啟動廈漳泉社保卡同城結算體係
繼廈門和泉州之後,7月中旬漳州市正式啟動實施廈漳泉社保卡同城結算體係,依托全省聯網信息平台,漳州市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參保人員可直接持社會保障卡在廈門和泉州就醫購藥實時結算,無需辦理任何其他手續,也不影響原有醫保待遇享受。社保卡“同城化”結算給廈漳泉三地參保人員,特別是給經常往返於三地的人員帶來了較大的便利,這也標誌著廈漳泉基本醫療保險服務“同城化”的初步形成。
(漳州市醫保中心)
廈門市:首批45家鄉村衛生所正式納入醫保
服務體係
日前,廈門市社保中心與來自島外四區的20家基層衛生院簽訂了《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醫保服務補充協議》。自此,廈門市鄉村衛生所納入醫保服務正式拉開序幕。
自基本醫療保險製度建立以來,廈門市一直致力於減輕參保人員負擔,並努力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逐步摸索並建立出一套保障基本、覆蓋全民、統籌城鄉、持續發展、管理服務一體化的全民醫保體係,並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譽為“廈門模式”,率先全國開啟了全民醫保的序幕。與此同時,通過建立由各級醫院、社區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的基本醫療保險服務網絡,基本實現了醫療服務網絡的立體化提升,使得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可輕鬆享受“家門口”的醫保服務。2010年,廈門市建立起城鄉一體的居民醫療保險基金管理製度,實現城鄉居民醫保的統一標準,進一步提高了農村居民的醫保待遇水平。為了方便農村居民在家門口的鄉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站也能刷社保卡就醫,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多次聯合財政局、衛生局等相關部門對全市200多家鄉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指導驗收,確定了首批45家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鄉村衛生所通過寬帶實現了與社保信息係統的實時連接,納入醫保服務體係,農村居民憑社保卡象在大醫院一樣方便的就醫並實時結算醫療費。
鎮衛生院對鄉村衛生所的人員、業務、藥械、信息機績效考核等方麵予以規範管理。鄉村衛生所主要承擔行政村的公共衛生服務及一般疾病的初級診治,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範圍,實行零差額銷售。
鄉村衛生所擔負著農民群眾健康保障的重要責任,不僅為農民群眾就近看病取藥提供方便,更因鄉村醫生“土生土長”的地域性特征,更適合農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因此,鄉村衛生所納入醫保服務體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了解,首批45家鄉村衛生所將於國慶期間開通醫保連線,屆時農村居民也可以同其他城鎮居民一樣,持社保卡到衛生所看病就醫,享受國家基本藥物優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