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比”傷了友情
治教經驗
作者:卜尚尚
生活中離不開友誼,也離不開競爭,但是當友誼遭遇激烈的競爭,我們該怎麼辦呢?很多學生平時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可是一到考試或者比賽前他們的笑聲就不見了,臉都繃得緊緊的,交流也不多。畢竟第一隻有一個,競賽獲獎的也隻是少數。競爭的壓抑氣氛,影響了朋友間原本的親密無間,讓大家都喘不過氣來,關鍵時刻甚至出現關係破裂等不良後果。“比”本身就充滿了苦味,比來比去,競爭雙方產生了無數的煩惱和困擾,比傷了感情,比沒了自我。“比”字是兩把尖銳的匕首,一把插向自己,一把插向別人,而競爭也就變成了一場無謂的內耗,讓自己無限苦惱,也殃及別人。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這樣。
一、進步源自努力,並不來自比較
人生真正的成就感,並不是由比較得來。有比較就有“比較好”和“比較差”,有的時候爭短長不一定有意義。我們總是在自己前進的路上“背”著別人,甚至“背”著很多人,我們為此感到無比沉重。好比爬山,我們在往上爬的過程中關注的應該是我們腳下的路,而不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都是在比較中長大的,傳統教育認為沒有比較就沒有競爭,因而我們從進學校的第一天起就逼自己向第一的位置邁進。不能正確地對待競爭,暗中較勁,甚至搞不正當競爭,這樣就會傷了友誼,最終給自己造成心理陰影,最終隻能是得不償失。
二、換一種角度,獲得心靈的自由
我們不妨這樣設想,我和跳高冠軍比賽遊泳,他肯定被我甩開了一大截;我和遊泳冠軍比賽騎馬,一圈沒跑完,他就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我和賽馬冠軍比賽跳高,他會輸得很慘。我一下子就戰勝了三個世界冠軍。這說明了什麼呢?其實每個人都有比別人強的地方,也一定有比別人弱的地方,不可能每一項都是最出色的。每個人都是世界上最獨特的,認真地去欣賞每一個人的不同,我們的心靈就會獲得安定和自由。
三、不過分看重比較結果,盡全力實現自我
比較看起來有利於進步,其實不然。一直贏的人,因為怕輸所以會承受更大的壓力;一直輸的人,幹脆自暴自棄放棄了自己。過大的壓力和自卑往往會毀了我們真正向上攀登的勇氣。我們不能因為被一個個同行者超越,就忘了自己征服珠穆朗瑪峰的理想。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係和日常平凡的生活中胸懷壯誌,挖掘自己的潛能,盡情地發揮自我,實現自我。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縣橫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