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

作者:蘇會燕

淘寶商城推出的家居線下體驗館開創了中國家居行業線上線下互動的新時代。其所采用的F2C模式將會給家居行業帶來什麼影響?傳統家居廠商如何把握這種模式?

淘寶商城首家線下家居體驗館——“淘寶商城·愛蜂潮”於今年5月在北京開業試運營。與傳統的家居賣場不同,淘寶商城·愛蜂潮將依托淘寶商城家裝市場平台,由北京愛蜂潮公司建立線下體驗館,並由第三方合作服務公司提供配送安裝服務,采用F2C (Factory to Consumer)模式,即工廠直接到消費者,實現“網上購物”、“線下體驗”和“一站式送貨安裝服務”的整合,開啟了家居線上線下互動結合的新型購物形式。

中國家居行業發展的現實背景

家居行業蓬勃發展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由2000年的36.2%提高到2009年的46.6%,年均提高約1.2個百分點。這種快速城鎮化的趨勢將保持15至20年的時間,未來5年間,中國城鎮化水平將達到並超過50%,進入城市社會。當前,在中國居民五大消費熱點(住宅、汽車、旅遊、教育、信息資訊服務等)中,住宅成為第一增長點。新房及二手房交易火暴的同時也帶動了處於下遊產業的家居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電子商務成為家居行業困境的突圍點

然而,當前中國的家居行業卻麵臨雙重發展困境:一方麵,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家居此類勞動密集型產業造成巨大衝擊。由於家居企業聚集度低,在經濟實力、技術能力、品牌等方麵缺乏競爭力,金融危機時期市場需求萎縮,直接影響到此類企業,尤其是外貿主導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麵,近幾年在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的刺激下,全國新增家居類大賣場數量持續增加。從產業鏈來看,賣場已經逐漸取代製造業品牌,掌握話語權,讓家居產業鏈從廠家主導向廠家、經銷商與賣場流通商的博弈轉變。產業鏈主導權的變化,使得品牌廠家處於弱勢地位,議價權下降。

近幾年,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為家居行業提供了突圍點。電子商務的開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不僅可以節省大量店鋪成本,而且還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將業務覆蓋到終端消費者。這些優勢無疑為傳統家居製造企業轉戰國內市場提供了很好的選擇;同時,家居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有利於優化家居類商品的渠道流轉,提升此類企業在產業鏈的話語權。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較2010年底增加277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6.2%,較2010年提高1.9個百分點。考慮到國內互聯網網民數量的增加及國內電子商務產業環境的提升,開展電子商務成為眾多傳統家居企業,尤其是家居製造商的曆史選擇。

線上線下互動結合成為必然趨勢

從生產廠家到最終消費者,家居商品需要經曆設計、生產、分銷、配送、安裝等多個環節。電子商務更多解決了商品的分銷渠道問題,其順利開展需要與其他環節密切配合無縫銜接。與圖書音像、數碼家電類商品不同,家居類商品具有定製化、個性化的特點,如款式、顏色、材質等都是非標準化的,單純的網絡展示較難消除消費者“貨不對板”的疑慮。很多產品體積大、分量重,在物流配送和安裝等方麵需要專業化、係統化的支持,有些甚至需要配備專業設備,一般的快遞公司和物流公司較難滿足需求。而且,家居產品長時間的使用周期,也對售後服務提出了較高要求。圍繞產品質量、配送、安裝、售後產生的一係列綜合服務問題能否得到本地化、係統化的支持,是影響家居行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線上線下渠道互動結合,是未來家居電子商務業務開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