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美陸軍一體化作戰思想發展及演進過程(2 / 3)

一體化作戰理論最新發展

“空海一體戰”概念的提出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尤其是軍事實力的不斷增長日益引起美日等國的關注。美軍認為,日益崛起的地區大國軍事能力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構成了挑戰。基於這種戰略判斷, 2009年9月,美國空軍和海軍聯合提出了“空海一體戰”概念。2010年2月,美國國防部發布的新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正式確認“空海一體戰”這一聯合作戰新概念,將其納入美軍新型聯合作戰理念體係。該概念是針對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威脅,維護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行動自由而發展的一種新型一體化聯合作戰概念,其主要思想是解決未來可能發生在西太平洋戰區的高層次軍事行動準則問題,其實質是強調美軍要充分利用其在航空航天、網絡、電子技術等方麵的壟斷優勢,以關島和日韓等盟國的作戰和後勤基地為依托,以空海作戰力量、太空及網絡空間作戰力量為主導,聯合構成一個以天基係統為核心,由天基平台、空基平台和海基平台構成的多層次立體作戰體係,在全維空間內加速實現其各種作戰力量的有效融合,在西太平洋戰區組織實施戰役級別的作戰行動,旨在摧毀作戰對手的“反介入”作戰能力,同時加強自身防禦能力。

由於獨特的原創性和極強的針對性,“空海一體戰”概念一經提出在美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作為一種先導性的戰役級作戰概念,國防部迅速將其納入聯合作戰概念體係,並專門成立了“空海一體戰”辦公室推進相關工作,一時間成為聯合作戰理論炙手可熱的新亮點,倍受國防部領導重視和軍事專家追捧。應該說,該概念提出之初確實為推動美軍提升空、海軍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牽引美軍空、海軍相關裝備及技術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於該概念是由美國空軍和海軍主導製定,主要瞄準運用空、海力量戰勝對手的“反介入”能力,為後續作戰行動掃清障礙,可對於如何銜接後續作戰行動和運用地麵力量等沒有充分考慮。這種狀況引起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不滿,尤其是在美軍影響力巨大的陸軍高層一直批評該概念太過於聚焦空、海軍的作用,不斷呼籲修訂該概念以增進一體化聯合水平。在未取得結果的情況下,美國陸軍聯合海軍陸戰隊和特種作戰司令部,於2013年建立了自己的 “戰略地麵力量特遣部隊”,並大力推動在美國國防部建立“戰略地麵力量”辦公室,與“空海一體戰”辦公室分庭抗禮的意味十分明顯。

“聯合作戰頂層概念”的提出

2010~2011年,隨著曆時近10年的反恐戰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和伊拉克戰爭落下帷幕,美國相繼發布了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國家軍事戰略》,提出了新時期美國國防與軍隊建設的總體戰略思路與重點,宣布將不再主動參與曠日持久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並大幅削減未來10年的國防預算。其中,《國家軍事戰略》提出,將打造一支隊伍精幹、能力全麵、部署靈活、決策自由、能應對未來各種挑戰的“2020聯合部隊”作為軍隊建設方向。

在此大背景下,2012年1月,美軍參聯會發布了《聯合作戰介入概念》文件,明確把美軍實施聯合作戰的領域從“空海一體戰”的空、海、天、賽博四維空間擴展到陸、海、空、天、賽博五維空間,確定了陸軍在未來一體化聯合作戰中的重要地位。隨後,2012年10月,美軍陸軍與海軍陸戰隊聯合發布了《實現並維持進入: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概念》 (也稱“進入作戰聯合概念”),提出了美軍地麵部隊對“進入行動”的初步構想,提出地麵部隊能夠在對手區域地拒止的地區執行防空反導任務,或者通過實施空降(傘降)和空中突擊(直升機)的方式,奪占立足點或其他關鍵目標,遂行“地麵強行進入”等任務,矛頭直指“空海一體戰”概念的不足之處。不過,《聯合作戰介入概念》是高於“空海一體戰”和陸軍與海軍陸戰隊提出的“進入作戰聯合概念”的上一層概念。該概念針對美軍未來麵對“反介入/區域拒止”威脅時如何實現“作戰介入”這一重大問題,提出“跨域協同”的作戰思想,即在聯合作戰中通過互補、疊加使用不同作戰領域的能力,使每一種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並彌補其他領域作戰能力的不足,從而在複合領域中建立優勢,提供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行動自由。該概念的提出標誌著,美軍正在重新考量規劃陸軍、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在未來一體化聯合作戰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年9月,美軍參聯會又在進一步廣泛吸納和總結近年來一體化聯合作戰理論創新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正式發布了一體化聯合作戰的頂層設計文件—《聯合作戰頂層概念:聯合部隊2020》,首次提出“全球一體化作戰”概念。這一最新聯合作戰概念指出,為適應“全球一體化作戰”,2020年美軍聯合部隊要在指揮控製、情報、火力、戰略投送、戰場機動、防禦、後勤、夥伴戰略等8個方麵加強建設,概念的最終目標是在麵臨危機時,全球部署的聯合部隊能夠通過建立、演變、解體、重建的一係列過程,快速整合自身和盟友在各個領域、層次、地域、體製內的力量,形成在時間和空間上比當前聯合部隊更加靈活、強大、足以應對未來複雜安全環境挑戰的“全球一體化聯合部隊”,實現由目前的“全球區域化作戰”向未來的“全球一體化作戰”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