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感蝸牛巴菲特的中年幻滅(2 / 2)

一次單飛旅行中,蘇絲在機場巧遇舊情人約翰。一夜情後她愧疚地緊急刹車,但因此更了解到自己的空虛。她跟密友訴說苦悶:“我需要澎湃熱情,而巴菲特的澎湃熱情已經給了事業。巴菲特有我、有事業,而我隻有他,公平嗎?常常我覺得仿佛身陷泥淖,再這樣下去肯定會發瘋!我寧可不要億萬財富,換取一點自由去發展想要的人生。”

如今,巴菲特的緋聞更讓蘇絲憤怒,她覺得好像被當眾羞辱。但另一方麵,她又感到解脫。一晚酒後半醺,蘇絲寫信給凱薩琳,告訴她自己不在意巴菲特跟她發生超友誼關係,請不要心存芥蒂,影響友誼。之後蘇絲去華盛頓,依然下榻凱薩琳家。兩人友善如昔,都絕口不提那封“同意書”。

終於,蘇絲跟巴菲特要求在舊金山買棟個人公寓,說打算陪伴定居在那裏的親友,並企圖重振她荒廢的演唱事業。“你不是要離開我吧?”巴菲特一臉惶恐。蘇絲保證她不是離開,她覺得需要一點時間思考,“如果我繼續留下來,隻會更不快樂,連帶把你也弄得不快樂。”

委屈隱忍,不得已下最好的安排

蘇絲搬到舊金山後,巴菲特每晚都打電話去,問她何時回家。因愧疚擔心,她托許多朋友就近關照巴菲特的生活,其中一名是三十出頭的東歐裔女子愛司。愛司貧苦出身,在餐廳當小廚,並偶爾兼差到府烹飪。

沒想到一年後,愛司就搬進了曾屬於蘇絲的家。蘇絲當然想過兩人會變得親密,卻無心理準備讓別的女人取代她在巴菲特心中的地位。然而,蘇絲的天性總是友愛而非仇視,能繼續與凱薩琳為友,難道不能大方擁抱愛司?蘇絲邀愛司來舊金山小住,帶她遊覽,又送她許多禮物,謝謝她照顧巴菲特。

許多人懷疑愛司可能的淘金動機,但她搬入後,除了辭去工作,一如往常。她打理家務,跟從前一樣剪報紙上的商品折扣券,買拍賣特價品,逛街尋找二手衣飾。愛司與巴菲特很相像:都內向不喜社交出遊,且愛司比有“鐵公雞”之名的巴菲特更節儉。

一年一年過去,三人平靜低調地維持現狀,沒人提出離開。在大部分盛大場合,蘇絲仍以巴菲特太太身份參加,偶爾愛司也公開露麵。私底下,蘇絲與愛司各據一方,但年節與度假時則如一家人團聚。

許多人好奇,愛司這樣身份不明地委屈自己,卻又跟從前一樣節儉,所為何來?愛司說:“我從小節儉慣了,喜歡這樣,沒理由改變。我剛去照顧巴菲特時,他每晚打電話給蘇絲,一晚掛上電話後痛哭著跟我說,他愛她太久了,不知道怎麼倒退不愛她!我很感動,他這麼有錢,找什麼女人不容易?但他沒有。他隻要一個合得來的女人,照顧他,讓他能專心做事。我能夠也願意當那個女人,隻要他也同樣愛我。他有良心情義,有沒有婚姻關係,都不會虧待我。”

2004年,蘇絲在與口腔癌奮戰一年後去世。兩年後,巴菲特與愛司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家庭婚禮,新郎76歲,新娘60歲。

愛情故事大都歌頌熱戀時的蕩氣回腸、生死相許,因為二八年華的愛情燦美動人。然而,往往在愛河無法永浴、勞燕必須分飛的中年幻滅後,才反而更能看清楚愛情卸了妝後的真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