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患上穀歌恐懼症
天下
作者:高文歡
近一個月來,以搜索業務起家的互聯網巨頭穀歌與歐洲方麵的摩擦加劇。先是歐洲議會通過了建議拆分穀歌的決議,再是英國宣布擬對逃稅的跨國企業征收“穀歌稅”,接著荷蘭對穀歌發出要求停止侵犯公民隱私的“最後通牒”。日前,穀歌因為受2015年1月生效的西班牙新版權法和俄羅斯管理互聯網的新法律影響,毅然選擇從這兩國撤出相關業務。
歐洲患上了某種穀歌恐懼症,擔心處在“老大哥”監視下,或憂慮市場被侵占、利潤被轉移。但對穀歌的舉報者也不乏微軟等美國公司。因而,這既是新興科技巨頭與希望保護本土產業的歐洲國家的一場激戰,也是傳統老牌企業與攪局的互聯網後起之秀間的爭鬥。
大西洋兩岸的攻防
2014年11月27日,歐洲議會以384票支持、174票反對、56票棄權,通過了旨在將穀歌的搜索業務拆分出來的決議。因為外界一直有抱怨說穀歌的搜索結果偏向自家提供的服務,歐洲議會聲明表示,考慮到搜索引擎服務是對既有信息的二次商業化利用,且出於執行歐盟競爭法的需要,歐委會應提出旨在“將搜索引擎從其他商業服務中剝離”的長遠規劃。盡管沒有點穀歌的名,但以歐洲議會決議的形式試圖影響一家市值4000億美元的科技企業,實屬罕見。
歐洲議會對執法機構並無強製約束力,其意在施壓去年11月上任的歐委會主管反壟斷的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使其采取比其前任阿爾穆尼亞更加嚴厲的審查穀歌措施。早前,阿爾穆尼亞僅要求穀歌在搜索結果中更加突出競爭對手的商務和地圖服務,被批評不夠果斷。但“分拆穀歌”被一些專家認為過於激進,是隻有在極端情況下才可動用的“核選擇”。麵對歐洲議會和美國國會的雙重擠壓,歐委會主席容克已承諾不會幹預維斯塔格的調查工作。
歐盟反壟斷機構自2010年11月起就在調查穀歌是否在搜索市場濫用支配地位。其初步調查結論是:穀歌涉嫌利用其在搜索領域的優勢地位,將用戶引導至自己的產品,遠離競爭對手的產品。盡管穀歌在過去4年裏向歐盟提交了3份整改方案,但德國和法國的官員沒有滿足,包括Expedia這些網絡企業和新聞集團在內的出版商也拒絕同意,因而歐洲議會和德法的政客們也興趣大增,頻頻抨擊穀歌的“數字霸權”,甚至要求就公民數據的“領土權”立法。
穀歌在歐洲的搜索市場占有九成份額,此次“分拆穀歌”方案被視為歐洲政客對穀歌的開戰。美方則表示,在歐委會對穀歌的反壟斷調查過程中,歐盟政客不應該再指手畫腳、施加影響。美國駐歐盟使團表示,歐洲在調查確認穀歌競爭危害和救濟措施過程中,應當客觀公正,而不應政治化。美國國會的十幾名議員也對歐方舉措可能影響歐美貿易提出了警告。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這場爭奪戰毫無疑問有關經濟:歐洲的決策者習慣控製經濟,但眼下卻難以掌控來自大洋彼岸的新來者;經濟增長低迷,政府收入疲弱,決策者們眼看著從零售、媒體、出租車等傳統行業的利潤流入矽穀的腰包,而征稅卻不多,他們擔心汽車等重要行業可能步其後塵。
互聯網反壟斷迷局
盡管歐洲議會“分拆穀歌”的呼聲甚囂塵上,但歐盟現行的反壟斷法律並不反對大企業,隻是反對大企業的濫用行為。歐盟反壟斷專員維斯塔格表示,若要對穀歌處罰,唯一能夠參照的法律就是競爭法,而且她需要時間來了解最新信息,全麵聽取意見和作出分析。去年12月15日,歐盟競爭總司再一次向部分互聯網公司發出調查問卷,以了解穀歌案的最新信息。
實際上,包括微軟、eBay、新聞集團、在線旅遊網站Expedia、點評網站Yelp等美國公司在內的20多家企業,都曾指控穀歌“壟斷”。不過,早在2013年1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就宣布結束對穀歌的反壟斷調查,並稱穀歌沒有損害消費者利益或濫用市場優勢對其搜索結果進行篡改。隨後,FTC與穀歌達成和解,將美國對穀歌的調查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