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縣委書記輪訓之變(2 / 2)

小組討論中每人都要發言半小時。每人都要在發言中結合工作實際談一個具體案例,並由其他學員對此案例進行討論與交流。各小組平均每三周組織兩次小組討論,組長負責組織,黨校老師出席旁聽,負責在討論後作出評價。

每次討論前的發言稿,加上每位學員結課時所提交的論文、心得和體會,共計“至少兩萬字”。對於這些並不輕鬆的課堂任務,黨校明確要求必須由學員本人獨立完成。

另外,除了在課堂上的互動討論以外,這些好學的“學生們”也不放過與老師討論的機會。“如果學員提的問題有質量,還會形成內參往上層報,給中央領導治國理政提供信息依據,反饋機製很好。”吳小華說。

黨校內一天餐費20塊錢

黨校紀律要求非常嚴格,采用“封閉式管理”,學員們全部在黨校內的學員餐廳就餐,早飯4塊,中飯和晚飯各8塊,刷“一卡通”吃飯,吳小華要自己充值,為自己的三餐買單。

縣委書記們都統一住在學員宿舍樓。記者在中央黨校實地看到,縣委書記每人一間10餘平方米的單間,門上寫明所在班、組、支部、名字,內設衛生間,有一張單人床、一個書櫃、兩個沙發和一張配有台式電腦的辦公桌。學員宿舍樓設有門禁,必須刷卡才能進出。“很少有晚上出去的,晚十一點後都有門禁,進大門和宿舍樓的時間都能查清楚。”吳小華說。

課餘時間,這些書記們沒有閑著。吳小華僅就旅遊發展的主題就拜訪了五六位其他縣委書記,其中還專門向同小組的一位曾在旅遊勝地雲南騰衝任職過的雲南昌寧縣委書記請教了旅遊產業發展經驗。

另外,據《長江日報》報道,湖北省竹山縣縣委書記佘立柱還曾為拜訪請假,不過,請假頗費周折。張希賢指出,按照黨校的規定,累計請假5天以上就算退學。

本次輪訓與以前有何不同?

這是十八大後中央首次啟動對全國縣委書記的輪訓。經梳理發現,自2002年以來,有權威報道可查的縣委書記培訓主要有5次。而此次全國縣委書記輪訓有何不同?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縣委書記輪訓,中央並未確定專題,具體培訓中,縣委書記在中央黨校進行的是理論、經濟、法治、黨建和黨性的係統學習。

通過十八大後首期縣委書記輪訓,張希賢認為,縣委書記培訓已經納入黨校培訓體係。他介紹,這一次,縣委書記開學之初拿到的是全校的教學計劃,同廳局級幹部、省部級幹部一樣係統學習,聆聽中央部委領導、國內學術權威的講座。十八大後,根據中紀委要求開設的“當前查辦違法違紀案件的形勢和任務”課程,本次輪訓縣委書記也一樣要學習。

縣處級領導中央黨校進修將成常態化

2008年的縣委書記輪訓,曾被視為是由中央黨校對縣委書記進行常態化、製度化培訓的破題之舉。時任國家副主席、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也在這次培訓時主持了學員代表座談會。習近平在會上指出,縣委書記在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責任。

6年後重啟全國縣委書記輪訓,中央黨校進修部組織員牛衛國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以這次縣委書記研修班的舉辦為契機,中央黨校進行了一次教學改革探索,縣處級重要崗位的領導幹部作為研修班學員,將長期固定下來。

“為了辦好這次研修班,中央黨校調動了精幹力量。”牛衛國指出,中央黨校辦學格局由以往隻是負責地廳級以上領導的培訓,變為省部級、地廳級、縣委書記等三個層級的培訓。

張希賢認為,中央黨校素有“政治家搖籃”之稱,十八大後重啟全國縣委書記輪訓,將縣委書記納入中央黨校的培訓體係,意味著中央決心要從政治家的角度培養縣委書記,豐富地方選拔,用人導向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