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休閑娛樂:享受閑適的生活(4)(2 / 3)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各種專心致誌,凝神定氣的運動,能使神經係統的興奮和抑製取得平衡,肌肉關節都得到鍛煉,心律平穩均勻、呼吸平順、內髒器官的功能也可得以調整,使新陳代謝旺盛,抵抗力增強,能有效抵抗疾病,從而延緩衰老。書畫活動就是一種能夠收到此類效果的活動。

在現實生活中,畫家、書法家大多長壽,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曆代書畫家高壽者不可勝數,唐代柳公權88歲;明代文征明90歲;現代書畫家齊白石97歲;當代書法家上海的蘇局仙、北京的孫墨佛他們都壽逾百歲。當蘇局仙先生102歲的時候,人們向他請教養生之道,他說:“唯書畫而已。”

從生理方麵看,書寫前要求身體的姿勢做到頭正、挺胸、直背、肩鬆、足落平地,達到血液流貫全身,產生一種激人向上的內驅力。在落筆時要做到腕平、掌虛、指實,通過臂力、腕力和指力的運作,使得氣血暢通,落筆剛勁有力,氣奪天工。因此,書法的運筆過程就是人的精神、動作和呼吸的相互協調及配合的過程,能夠對全身的神經係統、內髒器官起到調適作用,使其達到平衡的最佳狀態,從而能夠起到調節情感、解除煩惱、淡化抑鬱的作用,對身心健康多有裨益。

從心理學方麵看,我國書法十分講究意念,運筆之前,要求凝神靜氣,萬慮皆息,曠懷暢情。這就使得書畫者心神安寧,大腦中樞神經得到愉快的信息儲存,心靈得到淨化。正如何喬番在《心術篇》裏所說的那樣:“書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氣,散心中鬱也,故書家每得以無疾而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練習書畫的過程是一種特殊的體育鍛煉活動。特別是書法家、畫家在創作時,總是收視反聽、決慮凝神;懸腕運筆、舒筋活絡;潑墨點彩、意氣風發;或站或坐,伸肌縮肌張力飽滿,運動神經調節精確,就像打太極拳一樣,柔軟舒展而有節律的腰臂腕指的運動;亦如練氣功有所共通,有時練得輕汗微沁血脈通暢,代謝活躍,且方法不同而效果相似。

老年朋友怎樣學書法

練字是一種美的享受,能調節人的精神麵貌,消除憂愁,治療抑鬱,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那麼,老年朋友應怎樣練習書法呢?

1.臨摹字帖

臨帖與摹帖是有區別的。摹帖,用透明的紙蒙在字帖上,按照紙上顯出的字跡來寫;臨帖則是看著字帖寫。初學者可從摹帖開始。

2.字帖的選擇

字帖有很多種,皆出自名家,各有所長,可先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字帖進行臨摹,練習一個時期後再換另一種。初學書法,最好從楷書練起,稍有基礎後再練其他字體,如行、草、隸、篆等。

3.要有正確的姿勢

姿勢正確,字跡才能端正、有力。其基本要求是:身挺,頭正,臂開,足穩,筆直,掌空,指實,腕懸。全身各部位要感到輕鬆、自然、得力。

4.運腕與用筆

運腕要靈活、有力,將筆鋒控製在點畫中間。用筆是指用不同的技法寫出各種類型的基本筆畫。筆落在紙上要實,不能一帶而過。下筆時要“逆入”,即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

5.在臨摹的基礎上進一步講究結體與布局

老年人學書法,貴在堅持,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老年人經常練練書畫既可以愉悅身心又可以強身健體,無論是對體質還是精神都有很多益處,但是練習書畫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項。

(1)身體疲勞、困倦或病後不宜練習書畫。因為這個時候身體比較虛弱,體力和精神都處在低穀。正常的生活習慣尚且不一定能維持,如果再強打精神練習書畫就起不到健身的作用了,而且因為本來就已氣虛,如果再耗氣傷身,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

(2)情緒不好時不宜馬上寫字作畫。氣機不暢,心情不靜,很難寫出好字,繪出好畫,也容易傷到身體。

(3)飯後不宜立刻寫字作畫。飯後一般較飽,伏案寫字作畫會使食物壅滯於胃腸中,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4)不宜操之過急。太急躁不僅不能出成績,反而會傷身。寫字作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貴在堅持。

使用書法用紙時的注意事項

在書法用紙的使用上老年人還要注意事項以下幾點:

1.書寫時紙必須平放,才易於書寫;若紙皺,便不易書寫了。惟有人寫古篆隸時,故意將紙揉皺,以求斑駁之致與古意。

2.紙上汙穢,會影響觀瞻、運筆與墨色,灰塵也會影響運筆,若與墨汁相雜,墨既不堅,亦乏光彩。因此,要保持用紙的整潔。這雖然隻是小事,但也是很重要的。

3.書法書法,寫字最重法度,故“書”“法”並稱,尤重間架與章法,布置章法有縱行橫列之分,立定間架則有九宮、田字、米字諸式。線條亦有明暗之別,凡篆隸行草楷諸體都是如此,尤其是楷書更是重要;據說唐人重“法”,絲毫不苟,看留下來的名家諸法,其法度之嚴謹,空前絕後,故有九宮創於唐人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