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難免發生矛盾,要解決矛盾,首先要對矛盾的根源進行分析,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如果是細節問題,互相遷就才是上策。作為配偶,不能太固執,太鑽牛角尖,隻按自己的意見行事是不行的。如果是自己錯了,要主動向對方認錯,覺得難為情,可以用含蓄一點的方式表達,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歉意,目的就達到了。要注意的是,無休止的責難是夫妻相處的大忌,得理不饒人,會使本來已經基本解決的問題更加嚴重。
6.再婚一定要有愛
老年人失去配偶後再婚,是十分正常的事。然而,由於老人的經曆和生活環境等與初婚時不同,因而產生再婚的心理動機也千差萬別。有的為了擺脫生活的不便,有的出於經濟拮據與生活的壓力,也有的想通過再婚得到遺產、改善住房條件、解決戶口問題或為了子女就業等。由這些不純動機所形成的再婚夫婦,大多沒有穩定的婚姻基礎。婚姻的幸福,需要有愛情做保證,隻有從愛的需要出發而產生的再婚動機,才能通過再婚得到幸福。
老年夫妻的心理相容藝術
不少老年夫妻相敬如賓,十分恩愛。他們能夠做到相敬相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心理相容,相互認知和理解,相互尊重和愛護,相互信任和體諒。那麼,老年夫妻怎樣才能做到心理相容呢?縱觀恩愛夫妻的經驗,可簡單歸納為三點。
1.心理“磨合”
夫妻的性格、愛好和生活習慣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因此隻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不斷“磨合”,才能相互適應。首先,應該尊重和允許對方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和愛好,盡量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有條件的應當參與到對方的活動中去,愛其所愛,共享其中的樂趣。其次,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愛其所同,敬其所異。老年夫妻應注意情感交流,使“磨合”的過程,成為感情互動和加深的過程。
2.心理“攙扶”
老年人企求朝夕相守的老伴能給予自己精神依托和生活照料,這是其他親屬所不能替代的。當一方因生理變化或發生某些意外而產生煩惱和苦悶時,另一方的心理“攙扶”和生活護理,都會使對方從精神上得到慰藉。比如在對方患病時,不僅要及時攜其就醫,還要用關懷的語言去詢問病情,增強對方戰勝疾病的信心,盡量減輕對方的心理壓力。若對方遇到諸如丟失錢物、失手損壞物品等不愉快的事,切忌生硬地責怪,而應盡力安撫,以減輕其心理負擔。老年人碰到煩心事,總想找人訴說一番,一吐為快,這種宣泄的理想對象當然是自己的老伴。因此,任何一方都不應責備對方心胸狹窄或嫌其嘮叨煩人,而應主動接受對方的宣泄,並進行勸慰、疏導,排解其內心的痛苦。
3.心理“保鮮”
老年夫妻在年複一年的日常生活中容易趨向過分求實而缺乏浪漫,滿足現狀而保持平淡。因此,雙方要不斷創造魅力,以持續吸引對方,相互滿足情愛和性愛的需要。日常生活中多讚美、多欣賞對方,如“您穿這件衣服真漂亮”,“您今天的氣色特別好”等等,使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與欣賞,並為您而保持自己的魅力。健康和諧的性生活,更是夫妻心理“保鮮”的重要一環。老年夫妻往往因一方性功能衰退而引起性生活失調,另一方就要倍加關懷和安撫,並共同商討更適合自己的性愛方式,以不失老來情。老年夫妻更應情重於欲,在相互關注、相互扶持下,保持雋永而溫馨的感情生活。
當老伴患病時怎麼辦
老年人患病,應及時送醫接受治療。可有些老年人則對患病持無所謂的態度,認為過些天自己會好的;有些老年人則對生病有一種畏懼感,不願去醫院檢查,生怕會被醫生查出什麼病來。作為老伴,應認真細致地給對方做思想工作,對患病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要過分畏懼,勸其及時治療。老年人獨自上醫院有諸多不便,老伴應隨身伴行。這樣一方麵可向醫生講述實情,另外掛號、領藥等也可不用患者自己去操持了。看病後,一定要督促老伴按時按量吃藥,以使病情更快好轉。如果是慢性病,可以為老伴備一點常用藥。老伴間應該互相成為防病治病的貼身“護理人”。
當老伴臥床不起時怎麼辦
老伴臥床不起,作為幾十年的恩愛夫妻,理應精心照料,這種照料,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在物質上,要為老伴提供較好的營養條件和醫療條件。在精神上,要經常給予思想開導,使病人保持一種愉快的精神狀態,並且鼓勵對方向病魔作鬥爭。
老伴情緒不好怎麼辦
人的情緒是很複雜的,尤其是老年人的情感常常變幻多端。作為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個春秋的老伴,對對方的性格、習慣、喜怒應當是有所了解的。對方情緒不好,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解說工作。為了改變對方的情緒,也可以陪伴對方到開闊的原野、公園以及娛樂場所去玩玩,散散心,有條件的可以搞一點短途旅遊。如果再不行,可以求助於親朋好友,老年人除了與自己的老伴最貼心外,總還有自己的知心朋友,有時知心好友的一席貼心話,可以起到改善其情緒的良好效果。
當老伴情緒激動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