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家庭婚姻:和諧需用心經營(3)(2 / 3)

相反,假如夫妻關係緊張,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導致整天悶悶不樂,鬱鬱寡歡,就會使這些物質分泌紊亂,破壞人體內的生物平衡,必然損害健康,誘發疾病,從而影響人的壽命。因此,幾乎可以這樣說,夫妻恩愛是生命省略的催生素,是不良情緒的解毒劑。

老來情比少時濃

有一句話叫“少年夫妻老來伴”,人到老年,仍然需要夫妻之間的情愛,需要甜甜蜜蜜,相依相伴。愛情是永葆青春的靈藥,它不會因年老而衰頹。情愛不僅是人的生活要素之一,而且是決定人的健康的重要因素。許多老年夫婦之所以高壽,夫妻能夠相依為命是一個重要原因。“老來情比少時濃”,即由此而來。“老來情比少時濃”這話是很有道理,可以從三方麵加以解釋:

1.社會因素

老年人當年結婚時,大多還在舊社會,當時雙方結合憑的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輕時往往過著隻有婚姻沒有愛情的生活。步人壯年、老年以後,社會製度變了,新社會提倡的是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必然會影響到老年夫妻,使他們產生“老來情”。

2.家庭因素

年輕時維係夫妻關係的紐帶主要是男女兩性之間的吸引和由此產生的情愛,老年夫妻除了這些外,還表現在作為愛情產物的子女、孫子女身上,這樣維係老年夫妻情感的紐帶更牢固了。

3.生理因素

在年輕夫婦之間,他們有相互依戀的一麵,也有較強的獨立生存的一麵,而老年夫婦社會活動力減弱,逐步把生活重心轉向家庭,這樣老伴間相互依戀的一麵就大大增強。

老伴間的情愛表現在哪些方麵

老伴間的情愛表現是多方麵的,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麵:

1.性愛

老伴間仍舊有性愛,有兩性間的互相吸引,當然這種性愛與年輕夫婦是不同的。

2.生活上的互相關懷

在吃、穿、住、用諸方麵互相照應,在日常生活上互相體貼。

3.事業上的互相支持

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事業,這需要老伴的無私支持。法國大作家巴爾紮克,每天半夜起床,一邊喝咖啡一邊連續寫作10多個小時,而他的老伴總是默默地陪伴著他,給他以全力支持。

老年夫妻不宜分床而眠

古人形容夫妻恩愛,常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夫妻生活的象征就是同室而居,同床而眠。但是有些老年夫妻認為過去生活拮據,沒有條件分床而睡,現在住房寬敞了,也學起“洋派”,老夫妻分床而眠,說是“自由、方便”些,豈不知其實這對老年人的健康是很不利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不利於老夫妻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生活圈子本來狹小,生活內容單調,這就需要老夫妻互相攙扶著同度晚年生活。倘若分床而眠,在漫漫的長夜中,難免會產生孤獨感、空虛感和失落感,久而久之,容易引發失眠症,不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其次,不利於老年夫妻相濡以沫,互相照顧。人到老年,難免體衰神乏,甚至病魔纏身,需要老伴照料在旁,隨時照應,即俗話說的“少年夫妻老來伴”。長夜中老人有個頭痛腦熱,或者突發急病,如果有老伴在身邊,便能夠及時發現,迅速搶救,否則難免會發生悲劇。

再次,不利於老年夫妻的情感生活。老夫妻分床而眠,長期停止性生活,會破壞人體的陰陽平衡,壓抑人的性功能,影響老夫妻感情。

老夫妻和諧相處六原則

到老年後,夫妻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呢?國內外的心理學者為我們總結出了以下6個原則。

1.生活上相互關心

在生活上就要互相照顧,互相關心。老年夫妻大多處於空巢狀況,兒女結婚另成一家,家中空空蕩蕩,這樣往往就會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空虛感。而老夫妻之間的相互照顧、互相關心,就有利於消除空虛感,增進夫妻間的感情。

2.再婚後加強磨合

再婚夫妻的性格、愛好和生活習慣不完全一樣,隻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不斷磨合,才能相互適應。應該尊重和允許對方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和愛好,盡量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同時,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對方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娛樂習慣。愛其所同,敬其所異。

3.經濟問題多商量

老夫妻要在經濟上多商量,合理安排,民主理財。隻要老夫妻共同努力,便能永結同心,白頭偕老。

4.吵架時宜講藝術

如果出現矛盾,發生了口頭上的爭執,那就要靈活運用吵架的藝術,把握分寸,不能毫無顧忌地傷害對方。有人總結了吵架的七原則:以冷對熱、說話有分寸、就事論事、君子動口不動手、及時刹車、不中斷“外交”關係(不離家、不分居、不冷戰)、不在外人麵前吵。

5.出現矛盾應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