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中國人民在1937到1941年間的持久抗戰,給日本國力造成的巨大損耗。及至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法西斯國力由於侵華戰爭的消耗,實際上已告衰敗。
日本的國家財政和戰略資源已經枯竭,工農業生產皆陷於崩潰的境地。國內民眾和前線官兵的士氣因此低落,破壞了日本法西斯繼續進行侵略戰爭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英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和蘇軍出兵中國東北的對日作戰,實質上不過是對處於崩潰中的日本法西斯再加一些推力而已!就算美蘇不參與戰爭,日本也會被中國拖垮,無力再戰。中國抗戰實為引致日本法西斯最終敗亡之根本所在。”梅教授入情入理的分析,魯思霞頓開茅塞。
“這是我寫的一篇文章大綱,《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雪華,你有空的話盡量收集一些翔實數據,我要用事實反駁特勒斯的謬論。”
“老師,我覺得,現在更值得關注的,是戰後中日關係走向。其他國家不管它有多好和有多壞,總不至於讓中國人牽腸掛肚或是金瘡迸裂。而日本就可以很輕易地做到,它就在你的隔壁,動不動就能讓你既驚且懼,既慕又歎,既恨還愛。
很難說清,他們到底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是親戚還是宿敵,是謙卑還是驕狂,是聰明還是蠢笨,是刻板還是滑頭,是戰爭還是和平。”
“雪華,你能想到這些,證明你在逐漸成熟~”梅教授突然猛地咳嗽起來,魯思霞連忙倒了一杯熱水遞了過去,梅教授潤了潤嗓子,繼續娓娓而談:
“現在日本、德國已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但中國、俄國和英國都受傷不輕,尤其是英國、還有法國,戰後,他們在全球龐大的殖民體係很快會被瓦解,民族獨立運動在戰後會風起雲湧。由於英法核心國土較小,人口較少,肯定會淪為二流國家。戰後領導世界的,將是美、俄、中三國。這三國各有特色,美國國力最富強、俄國疆域最廣大,而中國人口最眾多。這三大國,會和三國時期魏、蜀、吳一樣,或聯合,或爭鬥,演出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國際風雲。”
“那日本呢!”魯雪華顯然更關心這個敵人。
“亞洲沒有成為殖民地的,隻有三個國家,中國、日本和泰國。中國太大,日本太強,泰國太滑。中日兩國,和則兩利,日本科技和中國資源結合,強與大結合,則亞洲強大,東亞太平;東亞太平,則亞洲太平;亞洲太平,則世界和平。中日爭則兩害,整個西太平洋則會波詭雲譎,俄、美這些大國,也很難置身事外,世界也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