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肖春良:披肝瀝膽為農民 嘔心瀝血寫農民(2 / 2)

放飛文學夢

肖春良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人,正如有的記者所說:“在大街上碰到肖春良,沒人會把‘作家’二字與他聯係起來。他就是一個上街來辦事的老農。”

“誰說你水淺地皮薄/誰說你落後又偏遠/座座奇峰異嶺/是您堅強的脊梁/片片廣灣調壩/是您博大的胸懷/甘泉是您不竭的乳汁/青山是您不衰的容顏/禦筆下/有您兒女的美名/軍旗上/有您兒女的鮮血/您曾是將軍的故鄉/您曾是英雄的家園/您曾是富翁的搖籃/您一步一個希望/您一笑一個輝煌/請摘下神秘的麵紗吧/偉大的母親/讓世人一睹您/新世紀的風采。”

這是肖春良描繪家鄉的一首詩。他思想豐富,感情細膩,愛家鄉勝過愛自己。是的,江古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始海百合化石,揭示生命起源;懸嶺古城遺址,重現羅施鬼國;驚世摩崖天書,難倒天下名士;百萬富翁故居,更歎創業艱難……肖春良用那支會說話的筆傾訴著對家鄉的情和愛。

在螞塘村那個山旮旯裏,每天夜深人靜後,總還有一盞燈在亮著,那就是肖春良的家。江湧洪波續舊夢,古傳佳韻填新詞。20多年來,肖春良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床當桌,夜為伴,陸續創作長篇小說《女人萬歲》等100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短篇小說《惶惑》獲1985年度《黔東南報》文藝創作一等獎;《清明》獲2002年《小小說選刊》“黃河杯”全國征文優秀獎;《低保》獲2011年《小說選刊》第二屆全國筆會三等獎。散文《功臣》獲2012年《散文選刊》優秀獎、中國散文學會“當代最佳散文創作獎”……

文學創作中的酸甜苦辣,隻有肖春良自己知道。他隻上過初中,隻有0.2的視力,他還要上山耕地,下水犁田,還要照顧20多年一直癱瘓在床的老伴,為家人勞作求生活,為村民操心謀發展。

肖春良憑著對文學的熱愛與堅守,賣掉耕牛,自費到魯迅文學院學習。他的舉動感動了老師和同學,個個籌錢給他,叫他回家把牛贖回來。

當他拿起筆來寫小說時,有無數人曾經譏笑過他。他的小說獲獎時,還有人懷疑他,認為是抄襲別人的作品。肖春良以自己的一步步成功,讓人刮目相看,也使那些識馬的伯樂們津津樂道。

肖春良的衣袋裏總裝著一個小本子,靈感來時便立刻記下來。一日,他正犁一丘大田,牛走得很快,泥坯像翻書一樣。肖春良心裏陡然一亮,忙喝住牛,掏出本子,記下那閃現在眼前的詩句:

“你讀過幹田大冊嗎/你讀過拱背犁經嗎/鋥亮的犁鏵/翻著古老的經文/一頁頁/一行行/散發出醉人的馨香/祖祖輩輩用血汗浸泡的種子/去點評經文的字裏行間/於是長出/一棵棵玉米/一棵棵稻麥/一棵棵高粱/春華秋實/周而複始/養我龍的傳人/壯我龍的脊梁。”

肖春良是用心和血去創作的。他的作品鄉土氣息濃鬱,文化底蘊深厚,老百姓很喜歡。

肖春良不僅執著於文學創作,而且酷愛書法,他的書法作品如行雲流水,大氣磅礴,深得行家的肯定。近年來,他先後榮獲“第三屆楹聯書法篆刻大賽”聯墨百傑提名獎;“草書杯”中華同體書法創作競賽百佳提名獎;中國福文化書畫大賽優秀獎;第三屆“當代羲之獎”中國書畫家作品邀請賽金獎……

“硝煙散去隻眼盲,奧翁作則莫悲傷,身殘誌堅為百姓,情深愛厚歌家鄉。”肖春良一生以奧斯特洛夫斯基為榜樣,用自己樸實的文字和優美的書法與繁華的世界對話,讓世人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貴州省鎮遠縣委宣傳部供稿)

(責任編輯:單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