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父女來到京城,本就是尋機會報仇來的,範弘道歎道:“我本心當然是樂意你們跟隨我,可是你父親的心情,也不能不對,親人之仇也是要記掛的。”李
娘子急的臉色發紅,眼淚直在眼眶裏打轉,打斷了範弘道:“先生也誤會了,奴家其實忘記親仇的人!隻是奴家與父親想法略有不同,奴家覺得需要從長計議!”
範弘道很感興趣的反問:“你要如何從長計議?”李
娘子擦了擦眼睛才:“那兩個仇家,一人是內宮太監,還是東廠提督的親信,另一人是親軍官校,都不是我們父女所能對付的。所以奴家想著,隻能做長久打算了。
放眼京城,又有誰能真心幫著我們父女?唯有祈望範先生能夠平步青雲,日後能真正助我們一臂之力,才有希望報仇雪恨。所以奴家才會想著陪先生你去聊城,盡力幫助先生向上走,不然隻我們父女留在京城,又能有什麼辦法去報仇?還不是白白浪費時間。”
範弘道有點欣慰,李娘子能這樣考慮問題,明已經開始放棄那種“拿命換命”的江湖仇殺式報仇方式了。而李老爹大概還是存著一點僥幸心理,想等待機會行刺殺之事,完全不顧自身安危。不
過父女觀點不同吵架,外人委實不好插手,範弘道見李娘子還在難過,隻能先勸道:“你先別著急,事在人為,難題總有法子解決。”
李娘子頓時滿懷希望的:“先生你是聰明人,你一定有辦法對不對?”範
弘道心裏發愁,他能有什麼辦法,他要是能服李老爹,早就開口了,還用拖到今?但是麵對充分信任自己的李娘子,又不好拒絕,於是先含糊著:“待我想想。”
按照範弘道本心,當然是樂意讓李氏父女都跟著自己去聊城,為自己保駕護航,所以範弘道十分讚同李娘子的想法。可是李老爹卻想留在京城冒險,如果李老爹不走,那李娘子肯定也走不了。
當夜翻來覆去輾轉反側,直到光大亮,範弘道也沒想出什麼辦法去扭轉李老爹的心思。他隻好起來洗漱完畢,用過早膳去了公房。沒
坐多久,王太監又過來了,要帶著範弘道去拜訪陳炬陳公公。範弘道為難的:“這樣走太倉促,也沒有備下什麼禮品。”王
安催著:“走了走了,我幹爹找你大約是有正事,不需要那些虛禮。再我幹爹好歹是司禮監裏的人物,不缺什麼東西。”
範弘道試探著問道:“在下就要去聊城上任當署理縣丞去了,距離京師千裏之遙,陳公有什麼事能輪得到在下?”
王太監很直白的答道:“別問我,咱也不清楚幹爹見你作甚。幹爹的想法,咱從來猜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