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無論是原發性痛經還是繼發性痛經,大部分均係良性病變,但個別疾病,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有一小部分患者可發生惡變,以卵巢和陰道直腸窩處內膜異位為多,應提高警惕。
若出現以下情況中的一種,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不可延誤。
1.超過25歲(或已婚特別是已分娩者)痛經很劇烈,不經治療難以忍受者。
2.疼痛逐漸減輕,但最近又加劇,有罹患子宮後屈或其他疾患之虞者。
3.經期體溫升高,甚至發高熱者,應考慮有患子宮內膜炎的可能。
4.經期過長或過短(多於7天或少於3天),或出血量過多者(一般每天需6~7個衛生巾)。
5.經血中出現肝髒樣塊狀物,且大於小指者,應疑有子宮肌瘤等嚴重疾病。
6.越接近經期下腹疼痛越明顯,而到經期第1天疼痛又消失者,為經前期緊張症的表現。
二、閉經
閉經是婦科疾病中的常見症狀,是某些疾病的組成症狀之一,是由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中的某一環節發生功能或器質性病變引起。按引起閉經的病變部位,可分為子宮性、卵巢性、垂體性和下丘腦性閉經。又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有原發、繼發,真性、假性及病理性、生理性之分。
凡年滿18周歲,月經尚未來潮者,稱為原發性閉經。
多由先天性異常,包括卵巢或苗勒組織的發育異常所引起,約占閉經總數的5%。月經周期建立後,某種病理性原因導致月經閉止超過3個月者稱為繼發性閉經,多由繼發性疾病引起,約占閉經總數的95%。生理性閉經,是指妊娠期、哺乳期或圍絕經期的月經停閉,屬婦女因某種生理原因而出現一定時期的月經不來潮,不作閉經論。
有的少女初潮2年內偶爾出現月經停閉現象,可不予治療。
中醫學將本病稱之為“女子不月”“月事不來”“血枯”
“血隔”。青春期閉經,不論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都是不正常現象,需要查出原因,進行治療。不過,在確定閉經之前,應該首先排除懷孕的可能性,因為懷孕以後也不來月經。
【症狀】
閉經一般是指已年滿18周歲月經尚未來潮,或月經已來潮又連續6個月未行經。或伴有頭痛、視力障礙、惡心、嘔吐、周期性腹痛,或有多毛、肥胖、溢乳等。閉經本身是一種症狀,故不難診斷。要判斷閉經的原因,可以通過以下5個特征來判斷。
1.伴有性欲減退、乳房萎縮、腋毛及陰毛脫落、不孕等症的多為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
2.伴有乏力、厭食、消瘦、暈厥等症的多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3.伴有畏寒、皮膚蒼白、幹燥、心動過緩、血壓低、反應遲鈍、嗜睡、癡呆、淡漠等症的多為促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
4.伴有肥胖、多毛或巨大畸形、肢端肥大、高血壓、皮膚粗糙、紅細胞過多等症的多為垂體腫瘤引起。
5.伴有不育、多毛、肥胖等症的多為卵巢功能失調。
【病因】
中醫認為發病機製主要是衝任氣血失調,有虛實兩個方麵。虛者由於衝任虧敗,源斷其流;實者因邪氣阻隔衝任,經血不通。導致閉經的病因複雜,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引起。可由月經不調發展而來,也有因他病致閉經者。
西醫學認為正常的月經有賴於大腦皮質、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等功能的協調,其中任何環節發生病變,即可導致閉經。還有一些其他原因,這一類包括範圍更廣,例如全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化療期間、急劇消瘦以及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由此可見,閉經是很多疾病的一個症狀,發生閉經後,首先應查清原因,然後再進行治療。
【辨證用膳】
1.氣血虛弱
(1)證候:月經周期延遲,量少,色淡紅,質薄,漸至閉經不行;神疲肢倦,頭暈眼花,心悸氣短,麵色萎黃;舌淡,苔薄,脈沉緩或細弱。
(2)選方
山藥枸杞湯
組成:山藥30克,枸杞子30克,黃芪20克,乳鴿1隻(約200克)。
製法:將乳鴿常法殺洗,其餘用料均用清水洗淨,將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加清水適量,隔水燉2~3小時,加食鹽調味。
用法:飲湯吃肉,1天之內服完。
功效:補氣,養血,調經。
墨魚香菇冬筍粥
組成:幹墨魚1隻,水發香菇、冬筍各50克,豬瘦肉、粳米各100克,胡椒粉1克,黃酒1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