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的防治
骨質疏鬆與糖尿病有何關係
糖尿病多見於老年人,這些人群本來就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加上患了糖尿病,這對發生骨質疏鬆無疑是雪上加霜。
糖尿病性骨質疏鬆是糖尿病的合並症之一,大多起病緩慢,曆經數年。主要臨床表現為腰酸腿痛,手指抽搐、腓腸肌痙攣,骨頭變脆易折,甚至出現腰彎背駝,踱行等畸形。X線檢查發現骨密度下降。
為什麼患了糖尿病更易患骨質疏鬆呢?原來,糖尿病與礦物質及骨代謝的關係密切,這是由於糖尿病患者體內的高血糖狀態,使得大量含糖尿液從腎髒排出,腎小管對鈣的濾過率增加,重吸收減少,因而大量鈣、磷也從尿中丟失。在腎髒大量排出鈣、磷的同時,骨皮質中的鎂也同時丟失,低鎂狀態又會刺激甲狀旁腺功能相對活躍,使骨吸收增加,骨量減少。另外,糖尿病患者體內維生素、降鈣素代謝的失調又會影響骨代謝,這種種原因使得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骨質疏鬆。
糖尿病性骨質疏鬆有哪些臨床表現
1.典型症狀“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低。如有慢性並發症或合並症,則出現視力下降,四肢感覺障礙和疼痛、壞疽,外陰瘙癢,水腫,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性昏迷等。
2.骨骼係統有腰背酸疼及全身疼痛、乏力等症狀,還可能出現骨密度減低和骨痛,骨痛多發生在脊柱、骨盆與四肢部位,常為持續性鈍痛,疼痛程度與骨質疏鬆程度往往平行。當出現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可出現身高縮短;O形或X形腿、雞胸或駝背等。
糖尿病患者要防骨質疏鬆嗎
糖尿病患者除了積極控製血糖,還必須警惕骨質疏鬆,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平時要注意有無腰背酸痛等症狀,定期測定血鈣、尿鈣,或用骨密度儀測定骨密度,補充鈣和維生素D,適當戶外活動等等。
預防糖尿病性骨質疏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中老年人一旦出現腰酸腿痛、腓腸肌抽搐,以及骨頭受輕微外力便發生骨折時,除了檢測血鈣和骨X線外,還應做血尿糖檢測,以防隱匿性糖尿病。第二,及早控製糖尿病,平穩、持久、有效地控製血糖趨向正常範圍,這是防止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發生的前提。第三,要多食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海產品、大豆等。第四,加強體育鍛煉,增強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利用。假若骨質疏鬆嚴重,就必須抓緊醫治,因早期病變是可逆的。不失時機的治療,既可避免其發展,又可促進糖尿病的康複。
糖尿病性骨質疏鬆有哪些治療方法
1.應積極控製糖尿病即控製高血糖。措施有控製飲食、運動療法、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及自我監測。
(1)控製飲食是基礎,也就是按照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和熱量,恰當地掌握進餐量,合理地配餐。
(2)運動療法可以降低血糖及防止發生骨質疏鬆。
(3)如果采取控製飲食和運動治療,血糖仍較高者,則需要加用藥物來治療,包括口服降糖藥及使用胰島素。
2.補充鈣劑及維主素D製劑。
3.其他藥物可應用氟化物、二膦酸鹽、降鈣素;絕經後婦女也可適當加用性激素。
骨質疏鬆合並糖尿病患者怎樣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