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性骨質疏鬆的防治
老年性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老年性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有:
1.年齡在70~75歲以上,男女的比例是1∶2。
2.腰背疼痛為主者占70%~80%,疼痛由脊柱向兩側擴散,久坐久立疼痛加重,仰臥或坐位疼痛減輕,新鮮胸腰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在相應部位脊柱棘突有強烈壓縮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產生慢性腰痛。
3.身高縮短和駝背是老年骨質疏鬆的重要臨床表現正常人每人24節椎體,每個椎體高度約2厘米左右,老年性骨質疏鬆每個椎體縮短2毫米,身長平均縮短3~6厘米。
4.骨折是骨質疏鬆的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有調查結果表明,北京50歲以上女性腰椎骨折患病率為15.0%,歲以上為36.6%。髖部骨折隨年齡增加患病率明顯增高。髖、腕及椎體骨折一生中的危險的白人婦女為40%,白人男性為13%,這三種骨折在65歲以上婦女占6%。
老年性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的主要方法有:
1.飲食治療飲食治療的關鍵是合理安排飲食結構。
老年人要多食入一些含鈣、磷、維生素及蛋白質豐富的食品,以彌補體內與骨代謝有關的物質的不足。飲食治療貴在長期、合理地調節飲食並持之以恒,短時間內暴飲暴食不但對身體無益,反而有害。
2.藥物治療針對老年性骨質疏鬆者體內代謝的異常,可以用藥物進行調整。如老年性骨質疏鬆者存在著骨鈣的丟失和某些維生素的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鈣劑、維生素製劑,來補充體內的不足。
3.激素治療嚴格地講,激素治療也屬於藥物治療,但有其特殊性。老年性骨質疏鬆治療所用的激素不同於常用的固醇類激素,而是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性激素可刺激骨質形成,減少骨質分解,達到治療骨質疏鬆的目的。對於女性絕經後產生的骨質疏鬆,性激素的治療更為重要和有效。
4.體育治療體育治療簡稱體療,是通過體育活動,調節全身代謝狀態,改善骨骼血液循環狀況,增加外力對骨骼的刺激,從而緩解骨質疏鬆。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每天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以增強肌力,維持骨密度和骨強度,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5.物理治療物理治療簡稱理療,是將電、光、聲等現代化理療儀器作用於人體及骨骼之上,促進骨骼的合成。主要包括超聲波、超短波、磁療、熱療等。
6.心理治療心理治療長期以來不被人們所重視。近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各種疾病(包括骨質疏鬆)的症狀輕重與人的心理狀態關係密切。心胸廣闊、心情愉快、性格豁達者症狀往往較輕,治療效果也好;心胸狹窄、性格怪癖、心情壓抑者症狀常表現得較重,治療效果也較差。因此,心理狀態的調整日益受到重視。
同時,應積極治療與骨質疏鬆有關的原發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類風濕關節炎、腎病和肝病等。
(二)絕經後骨質疏鬆的防治
如何防治婦女絕經後的骨質疏鬆
女性進入絕經期,骨吸收遞增速率加速,每年以1%~3%的水平遞增,使骨丟失加劇,骨密度下降。骨質疏鬆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女性絕經期骨密度降低與雌激素匱乏和相關的內分泌激素(PRI、T3、T4、PTH、腎上腺皮質激素、降鈣素)變化相關。
絕經後骨質疏鬆的女性常感到關節酸痛,活動不便和功能障礙,脊柱與四肢大關節易損傷和骨折。因此,絕經期婦女要適當補充鈣劑,進行戶外活動,改善衛生習慣。每日服用1~1.5克鈣劑,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延緩骨質疏鬆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