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的飲食治療有哪些
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組成骨基質的原料,可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鬆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頭裏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類的白蛋白,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應有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C。
2.補充鈣質含鈣量豐富的食物有排骨、脆骨、蝦皮、海帶、發菜、木耳、橘柑、核桃仁、穀類、豆製品、黃綠紅色蔬菜等。全穀類食物的鈣不宜同時攝取,因為全穀類食物含有可與鈣產生化學作用的物質,影響鈣質吸收。
3.注意烹調方法烹調方法也相當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等,含有較多的草酸,影響鈣的吸收。如果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濾去水再烹調,可減少部分草酸。再則穀類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鹽釋放出遊離鈣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環境下活性最高,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將大米加適量的水浸泡後再洗,在麵粉、玉米粉、豆粉中加發酵劑發酵並延長發酵時間,均可使植酸水解,使遊離鈣增加。
4.補充賴氨酸、精氨酸和葡萄糖胺賴氨酸、精氨酸可促進鈣的吸收,增強結締組織;葡萄糖胺可促進骨骼和結締組織的健全發展。葡萄糖胺主要是從貝類的外殼萃取,所以較難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這些主要還得通過營養保健品攝取。
5.多補充維生素D及維生素C應多吃新鮮蔬菜,如莧菜、雪裏蕻、香菜、小白菜,還要多吃水果。
6.限製飲酒過量飲酒可影響鈣的吸收,所以應限量飲酒。
7.忌食刺激性食品忌辛辣、過鹹、過甜等食品。
8.經常食用蒜頭及洋蔥因為含硫,能夠強健骨骼。
9.避免攝取發酵食品因為酵母中磷含量很高,可與鈣競爭性地吸收。
骨質疏鬆的每日食譜有哪些
早餐:牛奶(鮮牛奶250毫克、白糖10克),芝麻醬花卷(芝麻醬15克、麵粉50克),煮雞蛋1個(雞蛋50克)。
午餐:米飯或饅頭(大米或麵粉100克),蝦皮燒豆腐(蝦皮20克、豆腐100克),炒油菜(油菜25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饅頭(麵粉75克),肉絲白菜(肉絲50克、黑木耳5克、白菜100克),菜花、胡蘿卜(菜花100克、胡蘿卜50克)。
加餐:牛奶(鮮牛奶250克、白糖10克)。
全日烹調用油30克,鹽5克。
以上食譜含熱量2060千卡(8610千焦)。
經常食大豆能緩解骨質疏鬆嗎
中醫認為藥食同源,防治骨質疏鬆首選食療方法,40歲以上的婦女可以通過多吃大豆類食品來補充體內不斷下降的雌激素。
《本草綱目》中記載:服食大豆,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變白不老。現代醫學認為,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這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它可以補充中老年婦女逐漸缺少的雌激素,維持正常骨代謝,有助於防治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並減輕更年期症狀,幫助身體延緩衰老。
(四)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
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如何分類
1.抑製骨吸收的藥物主要有鈣劑(無機鈣包括有:
氯化鈣、乳酸鈣、碳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活性鈣等。
有機鈣有L-門冬氨酸鈣等)、雌激素、降鈣素、維生素D、異丙氧黃酮類和二膦酸鹽類藥物。
2.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包括有甲狀旁腺激素、生長激素及某些生長因子、氟化物、維生素K2、雄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等。
3.中藥類目前國內使用較多的為滋陰補腎類藥物。
治療骨質疏鬆有哪些步驟
1.第一步補鈣鈣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來源於食物。如不能從食物中攝入足量的鈣質,可補充鈣質。
2.第二步補維生素D維生素D在防治骨質疏鬆中必不可少。無維生素D,人體便不能吸收和利用鈣。
3.第三步補雌激素絕經期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骨質丟失,使骨骼開始變脆,雌激素替代療法能防治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發生率,減少絕經期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