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質疏鬆的治療目標及方法
骨質疏鬆的治療目標是什麼
1.減少骨量的進一步丟失。
2.阻止病變發展,增加骨量,提高骨質量。
3.降低骨折危險性。
4.減輕骨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物理療法包括日光浴,紫外線照射等。
2.運動療法以徒步行走運動為宜。
3.營養療法主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K及微量元素鈣和磷。
4.骨科治療運用骨吸收抑製劑、骨形成促進劑和骨礦化促進劑這三類藥物治療。
5.藥物治療骨質疏鬆骨折者需整複固定。
骨質疏鬆要注重調整生活方式嗎
1.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
2.注意適當戶外活動,有助於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複治療。
3.避免嗜煙、酗酒,慎用影響骨骼代謝的藥物。
4.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浴室采用把手及防滑墊,避免使用滑的地毯或墊子,保持日常活動的空間空曠通暢等。
5.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每日鈣攝入量800毫克(元素鈣量)是獲得理想骨峰值,維護骨骼健康的適宜劑量,如果飲食中鈣供給不足可選用鈣劑補充,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毫克。
(二)骨質疏鬆的運動療法
骨質疏鬆患者如何運動
骨質疏鬆患者的運動方式:如慢跑、快走和登台階等有氧運動,有直接促進骨形成的作用。以較輕的承重為主的肌力練習,能增強骨骼承受應激的能力,但應從最小負荷開始逐漸增加。抗阻運動對增強肌力和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優於有氧運動,但隻適於無骨折的骨質疏鬆的患者。平衡和靈活性訓練,如舞蹈、體操和太極拳等,是預防跌倒的運動項目。
根據骨密度丟失的程度和是否伴有骨折,分別依具體情況進行運動療法:
1.骨丟失以及輕度骨質疏鬆不伴骨折者肌力練習有坐、臥位的肌力練習,抗阻運動,有氧運動,負重訓練(重物應靠近身體、避免脊柱屈曲)和平衡訓練等。
2.中、重度骨質疏鬆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背肌伸展運動,腹肌的肌力以及上下肢肌力練習,平衡訓練和有氧運動。
3.伴有骨折的患者骨折是骨質疏鬆的主要並發症,老年人因同時存在多種疾病,使治療複雜化。老年人免疫能力低,受傷後易並發感染。骨質疏鬆合並骨折時因骨質量較差給複位和固定帶來困難,傷後和術後骨痂愈合慢。
骨質疏鬆患者適合哪些運動療法
提高日常生活活動量可在短期內獲得確切的療效。運動療法的內容可根據病情,有針對性地選擇治療部位、運動幅度、速度和肌肉收縮的強度。常用的有:
1.被動運動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肢體功能障礙,能起到放鬆痙攣肌肉,牽伸攣縮肌腱及關節囊,恢複或維持關節活動度的作用。進行被動運動的注意事項:被動運動順序是從遠端開始至近端,用於改善肢體血液淋巴循環;被動活動肢體應放鬆,置於舒適體位;被動活動關節時,治療師的一手固定關節近端,另一手活動關節的遠端。在活動中稍加牽引,並對關節稍加擠壓;被動活動時,治療師手法應緩慢柔和,有節律性,避免撞傷性動作,並逐步增加關節活動度;被動運動應在無疼痛範圍中操作。
2.助動運動適用於創傷後無力的肌肉或不全麻痹的功能練習及年老體弱患者。當患者患肢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完成主動活動時,由治療師或本人健側肢體或利用器械提供力量來協助患肢活動。助動運動應以主動運動為主。為盡快恢複肌力,助動主要加於活動範圍的開始和結束部分,中間部分由患者主動收縮完成。每次運動後應予休息。隨著肌力不斷恢複,可逐漸減少助動成分。
3.主動運動可根據需要進行單關節或多關節聯合運動,單向或多方向運動,不同幅度、速度的運動。主動運動應用最廣泛,可用於恢複肌力、增強活動範圍、改善肌肉協調性、以及增強肌力、耐力等。
(三)骨質疏鬆的飲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