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超限超載勢頭反彈,愈演愈烈
河北省為全麵落實2000年交通部2號令,設立了22個超限運輸檢測站和11個流動檢測站,並安裝了動態稱重設備,配備了移動式動態稱重儀,修建了卸載場地。2004年6月,交通部會同公安部等七個部委聯合開展了全國範圍內的治理超限運輸的專項行動,行動開始前進行了廣泛的宣傳,並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3.3收費不合理,政府治理不科學
從超限運輸的表征看,混亂無序的運輸市場和生產改裝車市場是引發超限的主要原因。而從運輸過程的經濟機理分析,收費政策的不完善也是公路超限運輸愈演愈烈的主要根源之一。在目前競爭激烈的運輸市場環境下,道路使用者要使一個運次的淨收益最大,其博弈結果直接導致兩種市場行為:一是直接增加裝載量,即進行超限超載運輸;二是對車輛進行非法改裝,即“大噸小標”,以稀釋單位運輸成本中的通行費用。按車型收費的收費製度,是導致“大噸小標”的直接原因。
4.治理超限超載的途徑
超限運輸涉及到車輛生產、運輸市場、收費管理和群眾利益等諸多問題,要徹底根治這一頑症,必須全國聯動,以“堵”為主,綜合治理,標本兼治。
4.1開展法製宣傳工作
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結合國家的“四五”普法規劃,積極開展法製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公路法》及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擴大宣傳對象,讓廣大群眾尤其是駕駛員和運輸專業戶都學法、懂法、守法,為路政部門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法環境。同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利用群眾樂於接受的宣傳方式,向大家宣傳、介紹超限運輸的危害性,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並強調通過典型案例的剖析,進行生動、深刻的直觀教育,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交通意識和法治觀念。
4.2改革交通規費收繳方式
現行按核載量收取養路費、通行費等交通規費的方法,由於其簡單易行、便於操作的特點,為全國絕大多數交通部門所采用。此外,要減少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加快費稅改革步伐,徹底解決多載少載、載與不載都同樣交費的不合理現象。
4.3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協調有關部門研究綜合治理超限運輸問題,盡快製定頒布治理超限運輸專門法律法規,用以明確各部門在治理超限運輸工作中的職責權和相互協調關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4改革車輛和交通運輸管理體製
改革管理體製,要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理順交通係統內部體製。二是理順車輛牌照管理和公路運輸管理之間的關係。三是理順車輛生產與使用的關係。
最後抓好源頭控製,遏製超限超載車輛上路。要杜絕超載超限車輛的發生,規範稅費征收,科學調動運輸力量,營造一個治理超限超載的好氣氛。
5.結束語
治理超限運輸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任重道遠,需要不斷的摸索和創新,隻有各部門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並且常抓不懈,才能穩定路況,保障公路完好暢通,促進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