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強化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思考(1 / 2)

理論探討

作者:胡寧 張潔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會計的監督職能更加突出,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建立與健全尤為重要。因而,加強和改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保障企業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完整性,對於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提高企業經濟運行質量,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字】會計監督 內部控製製度

一、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製度的必要性

加強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製度建設,是會計工作依法進行的有效保障,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近年來一些企業對內部控製缺乏科學的認識,認為內部控製等同於各項規章製度,沒有認識到內部控製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特定概念,包括製度的設計、製度執行和製度評價等諸多方麵。由於對會計內部控製認識不夠,目標不明確,使會計監督僅是應付上級檢查的擺設。企業內部控製失控,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督流於形式,使投資者、債權人的權益遭受極大的損失。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製度,可以規範會計行為,明確責任,獎懲分明,防止工作差錯和舞弊,避免因責任不清互相扯皮、推諉,甚至越權行事,造成管理失控。內部會計監督製度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內部監督管理製度,是內部控製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會計工作秩序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企業會計監督存在問題的分析

在企業內部由於受到個人利益的影響,使內部監督缺乏力度,監督部門受到企業利益的製約使企業內部監督產生一係列問題:

1.會計監督難以保證所有者利益。在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情況下,經營者的指令與所有者的權益發生中突時,會計人員受雇於該企業經營者,與企業經營者有著利益關係,會計人員必然以經營者的指令為主,以取悅於領導來保證自己的利益。因此損害所有者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就不難理解了。

2.企業內部控製製度失調。內部控製製度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內在機製,在企業管理係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企業根本就缺乏內部監督和內部控製,還有企業雖然建立了相應的監督機製但卻不能有效執行,這些製度形同虛設。導致會計製度混亂,徇私舞弊現象時有發生。

3.企業負責人缺乏應有的法製觀念。企業負責人缺乏應有的法製觀念阻礙了會計的有效監督。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部分企業管理者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權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會計憑證,弄虛作假,辦理違法會計事項,致使會計工作不能行使其監督職能。

4.會計人員管理體製不健全。會計人員是會計監督的具體操作者,直接受聘於企業負責人,並對企業負責人負責,其自身利益與企業負責人有直接的依附關係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缺乏獨立性,不能有效發揮其監督職能。會計人員道德水平和業務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有的會計人員業務水平低下不能發揮其會計監督作用:更有些會計人員屈從於上級的意誌,參與甚至偽造虛假的會計信息。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滑坡是會計監督弱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實際工作會計人員沒有基本的法律意識,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在工作中不負責任。這些都造成了會計人員素質下降,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