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哮喘需與伴有哮喘的疾病相區別;左心衰竭時有哮喘症狀,由於治療原則不同而必須嚴格區別。左心衰竭引起的哮喘稱為心源性哮喘,不同於支氣管哮喘的主要特點是病人常有高血壓或心、腎病史,咳嗽劇烈、頻繁,咯痰為白色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體格檢查及X線有特異征象,情況嚴重都需急送醫院搶救。慢性支氣管炎也可伴有哮喘。肺癌晚期,由於壓迫支氣管而可伴有哮喘,病人常有吸煙史,呼吸困難以吸氣性為主,支氣管解痙效果不著,確診須借助體檢、痰液找癌細胞及X線檢查。
【治療原則】
哮喘發作時可應用支氣管解痙藥,如氨茶堿、喘定、舒喘靈等;必要時加用糖皮質激素,如強的鬆,地塞米鬆。嚴重者需氧氣吸入及加用抗菌藥物以預防或控製感染,必要時及早送醫院緊急處理。為預防複發,在緩解期可尋找過敏原並進行脫敏治療,應用色苷酸鈉也有預防複發的功效。
老年人常伴有多種慢性病的特點,故治療中要兼顧。如伴有風心、冠心等心髒病時,需兩者同時治療。伴有高血壓者,降壓藥物宜加以選擇,如忌用心得安等β受體阻滯劑,支氣管解痙藥也需加選用,如喘息定就不適用於高血壓、動脈硬化。伴有精神抑鬱者,症狀不易得到緩解,故對病人要安慰體貼,必要時給予鎮靜劑,但使用時抑製呼吸和阻礙排痰的藥應少用或不用,以用安定藥為宜,如安定、眠爾通等。
中醫認為哮與喘是有區別的,喉間有聲者為哮,無聲者為喘,哮以寒熱分,喘有虛實之別。故哮必有喘而喘時不一定兼哮。哮喘為實證或虛證挾實時,有寒證、熱證、痰證及水飲,寒證用辛溫宣肺定喘,以麻黃湯為主,熱證用清熱定喘,以麻杏石甘湯為主,痰證用化痰降氣定喘,以三子養親湯合二陳湯為主,水飲用溫陽化飲定喘,以真武湯為主。虛喘有肺脾氣虛、肺腎陽虛、肺腎陰虛,肺脾氣虛宜益氣健脾,以香砂六君場為主;肺腎陽虛宜溫補肺腎,以金匱腎氣合參蛤散為主,肺腎陰虛宜滋陰清肺,以養陰清肺丸為主。
哮喘症緩解期,用扶正固本法治療有防止複發的作用,一股以補腎納氣、健脾化痰為主,如六味地黃丸(七味都氣丸)、譽蛤散、蚧蛤定喘丸、香砂六君子丸、三子養親湯等。氣功、太極拳、按摩、耳針等也有防止作用。
冠心病
【疾病綜述】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現在統稱缺血性心髒病。基本病理變化是冠狀動脈的粥樣硬化及其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根據缺血缺氧的嚴重程度和心肌損害特點,常分為隱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等。冠心病不但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很常見的致死病因。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高血壓時的血壓增高程度也與冠心病的發病率成正比。
【病症特點及確診】
常見的冠心病是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心絞痛是冠狀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病人常有上樓梯或迎風趕路時發生心前區疼痛的主訴,並有休息後可以緩解的經驗。
典型心絞痛,常在勞累、激動、寒冷、飽餐時誘發,疼痛常位於胸骨後並可向左肩、左上肢內側直到小指和無名指放射性質呈壓迫性或縮窄性,痛重者可伴有麵色蒼白和汗出,疼痛時間僅數分或十幾分鍾,休息後迅速得到緩解。老年心絞痛的症狀多不典型,有時僅表現不規則的胸悶、憋氣或胸部不適感;也有疼痛部位不典型,如上腹部、左或右前胸部、頸部或下頤部等。疑有心絞痛時,應及早做心電圖檢查。得了冠心病心絞痛時,應注意原發病的治療,如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等。
【治療原則】
心絞痛發作時,可口含硝酸甘油,不但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並能擴張全身血管而減輕心髒負擔,故能迅速緩解疼痛。其他抗心絞痛藥物還有硝酸異山梨醇酯(消心痛),異搏定、硝苯毗啶(心痛定)等。疼痛嚴重,發作頻繁,特別伴有心率增快和高血壓時,可服用心得安,但在伴有支氣管哮喘、心率過緩及心力衰竭時忌用。
心絞痛屬於中醫的“胸痹”、“心痛”範圍,是由於氣虛血瘀、痰濕阻絡、胸陽不振所致,故治療上以益氣、活血、化痰、通陽為主。常用的中成藥有丹七片、活血通脈片、複方丹參片、冠心蘇合丸、速效救心丹,益心丹等,不但有一定的療效,還有副作用少和防止心肌梗塞的功效。